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失当案例分析

2023/2/1 13:33:55  阅读:213 发布者:

教学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效果相连接,其重要性尤为突出。然而,小学英语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低效活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本文将列举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失当的几种现象,分析活动失当的原因,探讨有效策略,并提出改进方法。

活动未能契合教学目标

案例一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 Lesson 10 Brush and Wash 的语言教学目标是:听懂、会说 “I brush my teeth./ I wash my face./ I brush my hair./ I put on my clothes.”。

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某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 TPR 连锁反应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给每组第一位学生 S1 一个动词短语,让 S1 做出相应动作给学生 S2 看,S2 看后模仿该动作给学生 S3 看,以此类推,直到传递给最后一位学生,由最后一位学生用 “I brush my teeth.” 等目标语汇报短语内容。

★分析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分追求趣味性,忽视目标性。这个活动趣味十足,参与度高,但活动大部分时间花在了 “动作模仿” 上,缺乏 “语言训练”。因此,活动偏离教学目标,与落实本课教学任务关系不大。

★对策

从教学目标出发,关注活动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在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应该是语言的载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该指向目标语言,强调用英语做事情。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仅追求活动趣味性是不够的,还应以获得学生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技能为前提。

可将案例 1 中的 TPR 活动改为记忆游戏,做法如下:学生四人一组,保留原有活动形式,但传递的不只是动作,而是语言和动作。这样,每个学生都开口说英语,并且记忆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进后的活动将语言与游戏有机融合,使活动不流于形式,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活动未能顾忌能力差异

案例二

在教学冀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 Lesson 14 My Body 一课中 “clap your hands / stamp your foot / wave/shake…” 等动作短语时,为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这些短语,授课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小组成员用 “Clap your hands./ Stamp your foot.” 等轮流发出指令,其他成员复述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

为了让学生听懂、会说上述指令,小组活动前,教师开展教师领读、师生表演唱活动,但部分学生仍未记住 clap” “stamp” 等词的发音或意思,导致随后的小组学习中,部分学生主动降低任务难度,出现了三种低效现象:

有的学生产生从众心理,一味模仿反应最快的同学,缺乏个体对语言的思考过程;有的学生只说自己会的指令,缺乏对目标语言的全面操练;有的学生寻求最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用 hand 代替 “Clap your hands.”,用 foot 代替 “Stamp your foot.”,缺乏对语言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操练。

★分析

从学生层面来说,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学习兴趣高,对 “动作表演” 类学习内容极感兴趣,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能力弱,课堂语言交流能力匮乏,难以完成案例 2 中的小组合作任务。

从教师层面来说,活动设计过程未能顾及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差异,未能考虑到部分语言能力较薄弱学生的学习需求,仅依据个人教学经验确定活动形式、规则以及各活动之间的难度层次跨度,导致教学任务失败。

★对策

从学情分析出发,关注能力差异与活动层次的相合性。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应从学情出发,特别是以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为出发点,把握难易度,设计适合他们实际能力水平的活动。

案例 2 中可做以下两点改进:一是将 “教师领读” 调整为 “教师引读”,从字面 a 的读音入手以旧引新。二是在小组活动前安排过渡性活动,使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再次操练语言、再次体验词义。这需要教师调控好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本节课教学活动,为学生争取更多有效的学习时间。

活动未能贴近生活实际

案例三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 Lesson 9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中的 Part 3 Lets do it,是一个巩固拓展活动,主要练习 “What do you like to eat?/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How often do you eat?”。

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某授课教师依据活动目的与教学内容创设如下情景:

TBoys and girls, Lets make a survey!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S1My favourite food is rice.

S2Noodles are my favourite food.

S2Dumplings are my ……

接着,教师用 PPT 播放 KFC 食物及价格

大全。

TNow Ill take you to the KFC to eat more delicious food. First lets look at the menum: 11 yuan, French fries28 yuan, a hamburger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How often do you eat French fries?

大多数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无言以对,一脸茫然。

★分析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有效的、积极的响应。教师送教的学校是一所离城区较远的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基本没有去肯德基就餐的实际体验,很难产生心理共鸣,导致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激发,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的支点。

★对策

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情景创设与语言使用的真实性。

语言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的真实意义和用法。

案例 3 中的活动可做如下改进:首先,请六位学生到台前,用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How often do you eat? 开展连锁问答活动。活动前,教师对台下学生提出倾听要求:记住台上学生最喜欢的食物和食用频率。问答结束后,教师请同桌两人选择不同的台上人物设计不同的对话,从而将简单的听力结果检测活动转化为含有生活因素的对话,然后通过表演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

改进后的活动将语言生活化,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语言情境,能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活动还兼顾了过程和结果,有布置、有检查。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进行对话创编与表演,这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及语言操练层次的提升,也是对倾听情况的检测,有助于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提高活动效率。

活动未能关注情感体验

案例四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 Lesson 5 In the Living Room 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人物活动内容。某授课教师在巩固拓展环节设计了 “Read and say” 活动。

活动内容如下: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 Mike 与家人在家度周末的对话,请学生先独立阅读对话,然后转入小组合作。小组活动中,各成员在对话文本的帮助下,依次用现在进行时介绍 Mike 与家人的活动。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 “描述自己家庭生活” 的课后作业。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能完成 Read and say” 活动,但积极性不高,合作氛围不浓。从课后作业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描述缺少 “快乐感” 和 “幸福感”。

★分析

Read and say” 活动只局限于操练语言结构,缺乏人文内涵,没有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同时,向学生渗透良好的品格、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策

从情感体验出发,关注话题内容与语言功能的人文性。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有意义的情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案例 4 教师可依据单元及本课话题与语言功能,确定 “关爱家人与朋友” 为本课情感目标,并利用对话与场景图设计信息转述活动。

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幅 Mike 家的房间图和几幅人物活动图,要求学生根据对话内容把人物活动摆在合理的房间(房间名称亦是本单元重点知识),勾勒出一副完整的家庭快乐生活图,并以 Mikes Home 为题,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家庭成员在某个房间做某事。

通过摆图、转述人物活动和师生对话,使改进后的活动重现了温馨和睦的家庭场景,凸显了情感教育。真实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合作和语言交际,不仅为课后家庭活动做好了语言与情感铺垫,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对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正确导向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课堂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

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生活化的真实课堂为依托,创设有效、真实的情景,搭建语用平台,让学生在体验、经历和运用的学习过程中开阔人文内涵、创新思维,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综合能力,实现英语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转自:“小学英语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