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标学习·第19期】—《观评名师课例,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2023/1/30 10:11:42  阅读:297 发布者:

20224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从那天起,我们开启了“张小英”100天《课程标准》学习521行动。经过了一轮的读、学、写的过程,又聆听了各位专家的深度解读。我们相信,如何让“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成为所有一线教师最关注的事情。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张小英团队继续开展新课标的学习,以“将新课标理念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为主题,要求老师们聚焦最触动你的点,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课堂实践开展有效的针对性学习,并把自己的所思、所做、所感、所悟分享给大家。让新课标更贴近我们的教学。本期请观看由“张小英”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王琦老师的学习分享——《观评名师课例,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师风采

王琦——张店区重庆路小学英语教师,张店区小学英语Sprout团队成员,多次在区级教学活动中发言,曾获区级教坛新秀的荣誉称号。

交流分享

何为英语学习活动观,王蔷教授是这样定义的,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促进语言、文化、思维融合发展的活动,帮助学生以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以及多种学习策略,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发展逐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涵养内在精神,指向知行合一;使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接下来,我将结合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次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方面。带领老师们观评名师课例,看名师是如何在课堂上贯彻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

以鲁科版四年级上册Unit 7 Lesson 1 This is Jenny speaking. 孙娜老师的课为例,孙老师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通过歌曲导入(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提出情景化问题:What did mother do?引出主题:Making a call is a useful communication way. 由此我们可见,课前,教师通过感知与注意活动创设主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发现认知差距,形成学习期待。在新知传授过程中,孙老师则是通过两个问题的提出watch and answerlisten and choose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不同情景中练习所学知识结构,进行Lets talk,最后通过引出May I speak to...是比较礼貌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从语言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建立信息间的关联,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以鲁科版四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3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韩玥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李明一家去西餐厅点餐的对话文本后,是这样设计情景活动的。情景一:Order by phone,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饮食喜好,合理点餐并且形成自己的对话文本与同桌进行交流;情景二:Food Delivered-Robot,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点餐机器人进行对话训练。韩教师把握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言的学习活动的要求。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文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巩固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迁移创新类活动目的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何为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语言反映的态度、隐含意义、预设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顾洁老师译林版六年级上册 Unit 4 Then and now.的示范课中,顾老师抓取文本细节,不断提出提高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问题。首先,顾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出示自己现在与过去的照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人物现在与过去的外貌特征。但是在此导入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观点、态度、情感并没有体现出来,为了帮助学生识别和分析语言材料中以语言手段来反映的观点、态度、情感并判断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公正性,顾老师进一步深入导入:“同学们,我们是否可以把人比做成动物呢?”顾老师以身示范: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s like a dancing butterfly. Why? I liked to dance.本节课的思维发散性问题一:What were you like when you were a little boy/girl?就这样提出了。进一步顾老师出示文本

,提出思维发散性问题二:Can you give another title?在处理文本细节时,抓住He can do many things now.提出What kind of things can he do?在对比现在过去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时,提出思维发散性问题四:Do you have a telephone at homeDo you have a mobile phon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it?学习理解环节结束后,顾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绘本,并提出思维发散性问题六: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通过对比ThenNowFuture,学生总结出了本节课的单元主题:Changes. Changes make us better, changes make us study...这些话语都是学生在顾老师课堂上真实的语言输出,由此我们可见,孩子们的批判思维能力是达成的。

那么何为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中层次高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可以借助语言的创造性,使用新颖的表达方式表达新的概念,从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其用一段枯燥的文字,我更想用两句话帮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何为创新思维能力。句子一:I eat dinner with chairs.句子二: I teach with students. 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都是不符语法又不符逻辑的,但是翻译出来却有这层意思: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吃晚饭。我和学生共同教学。(教学相长)由此我们可见,说话人根据表达意义的需要创造性地建构的表达法。若英语学习者能在口头与书面表达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通过语言展示创新思想,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在词汇教学中语法教学中阅读教学中写作教学和听说活动中都有很多提升发展思维能力的办法,但所有办法都要通过真实的课堂互动中产生,也就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去进行追问。

以鲁科版四年级上册Unit 2 Hobbies.为例,帮助学生输出Hobby means fun. Hobby means passion. Hobby can be shared. Hobby means time arragement. 之后,进一步进行追问:What do you think of hobby?以鲁科版五年级上册Unit 2 Feelings.为例,Danny lost his cap, he was sad. 追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Danny?学生在追问之下产生如下创新思考:Dont be sad. Are you OK?(Touch Dannys head) Oh, poor boy! Dont cry. Lets go to the snack bar. Oh, dear! What a day!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创设语境,基于学生已知,引入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围绕主题意义,以语篇为依托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参与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信息等活动过程中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在参与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活动过程中夯实内化语言,在参与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活动过程中迁移所学知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总目标落到实处。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遇见,做教育要有平常心,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带着平常心踏实走好每一步,热爱成就专业,专业引领成长,愿我们都能在教育这条大道上,相遇美好,遇见幸福。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转自:“张店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