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寒意,教研暖人心。近期,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小学语文展示系列活动之“立足神话文体,落实语文要素”教研活动在孝德学校顺利开展。
此次教研活动既有课例展示,也有专业点评和讲座分享,松岗二小、沙溪小学、冠华育才学校及孝德学校的语文老师们相聚云端,交流思想,分享智慧,与心绪相依,让思维流动。
壹
课例展示,亮点纷呈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曾丽娟)
曾丽娟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课堂聚焦两个学习任务:一、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二、感受盘古鲜明的人物形象。以课文插图为抓手,反复诵读,品析课文,通过给课文划分层次、找寻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层次大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讲出心目中的《盘古开天地》,鼓励学生做神话传讲人。
在感受盘古人物形象的环节,曾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圈画出课文中描写盘古形象的句子,巧用字卡概括人物特点,学生将字卡粘贴在黑板上,形成一棵智慧树。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崔晓莹)
崔晓莹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课堂聚焦“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联系生活,感受中国传统精神。”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抓住“数字大有乾坤”“能力超乎寻常”“变化出神入化”来感受神奇的想象。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品读《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立足神话文体,实现以篇达类。
最后,崔老师拓展课外神话人物,引导学生感知,这些人物身上所具备精神品质正是中国的传统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神话的当代意义。
贰
评课交流,智慧碰撞
孝德学校年级主任丘伊雅评课
课例展示结束后,孝德学校年级主任丘伊雅老师以《精准学习任务,落实语文要素》为题对曾丽娟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
一是图文结合,授生以渔。曾老师从“快乐读书吧”发出,通过联系旧知给予学生学习神话传说这一文体的工具——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插图和文字交融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是梳理层次,把握内容。曾老师精准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教学中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利用填空补充的方式概括故事,在循序渐进中逐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三是品读词句,感受形象。曾老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盘古“追寻光明”“开创精神”从学生口中自然而出,学生在体会神话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孝德学校副主任莫丽君评课
孝德学校课程教学中心莫丽君副主任以《构建指向语文要素的神话阅读教学 》为主题,对崔晓莹老师执教的课例进行点评:
一是紧扣神话特点,围绕阅读策略,落实单元训练要素。崔老师善于搭建学习支架,带领学生抓住神话人物的具体行为,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课文补白等方法感悟神奇。
二是品味中国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落实语文要素。崔老师将本单元课文、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中国神话文化的要素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学情,补充知识,引导生发现数字的奇妙,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文本延伸,让学习在生活中有效发生。崔老师由《盘古开天地》对神奇想象的感悟迁移至《女娲补天》的小组品读感知,以一代多,从扶到放,使单元语文要素在一次次阅读实践中落地生根。
叁
讲座分享,助力成长
孝德学校王爽主任讲座
孝德学校王爽主任以《立足神话文体,落实语文要素》为题开展讲座,从神话文体特征、神话编排特点、单元语文要素、神话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分享。针对如何在神话教学中立足文体,落实语文要素这一问题,王主任提出,一是把握特点,指向语言运用;二是探究奥秘,指向思维提升;三是感悟神奇,指向审美创造。同时提出,在神话文体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学情出发,依“体”而教,依语文要素而教,做学生的引路人、点灯人,引导学生感悟神话散发的无穷魅力,探寻文本的表达之妙,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教”与“学”。
结语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让我们乘教研之风,采众山之石,俯身耕耘,砥砺前行,聆听师生思想拔节的声音,拥抱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转自:“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