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项目化育人,对话高质量教育
2023/1/30 9:29:48 阅读:135 发布者:
聚焦项目化育人
对话高质量教育
———历下区项目化合作课研
工作坊顺利举办
为促进教师掌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最前沿的理论和操作指导,科学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在经过历下区教体局“跨学科·项未来”的主题系列培训后,区教科室组织实验校:济南市燕柳小学、济南市汇波小学、济南市景山小学、济南市辅仁学校、齐鲁学校各学科骨干老师齐聚在燕柳小学,开展历下区中小学教科研活动暨哈佛合作课研工作坊。
团队破冰 共解难题
培训伊始,燕柳小学郑斌主任对到场参培的领导、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来自哈佛大学的权威宇老师带领大家组建了小组,并通过一系列层层推进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完成了团队的破冰和建设。教师从“鸡蛋撞地球”“手机挑战”等活动中了解了“逆向设计”和“设计思维”这两大概念,学会了以学生的身份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和困难,以初学者的心态去体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以设计者的视角去体察学生的真实反馈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鸡蛋撞地球”项目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头脑风暴、绘制草图、动手操作等环节,设计了鸡蛋落地保护装置,并与大家进行了设计理念分享。随后,教师们从高处向下投掷鸡蛋以验证保护装置是否发挥作用,过程中教师们群策群力,灵感频现,出色地完成了挑战。
“手机挑战”项目中,教师们两两一组,为对方设计了理想中的手机壳,每一次的交流与问答都是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升华,教师们也在活动中明白了如何建立同理心以及如何深挖“用户需求”。
巧用工具 创意动脑
第二天的培训依旧是满满的干货。权老师以回顾昨天所学的内容开场,重点介绍了几个项目化学习工具——深度访谈、谈话圈和创意动脑。
大家在权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明白了一个好的深度访谈是要设计4~8个开放式问题,要允许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获得直达学生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和个人成长需求的同理之心。
“谈话圈”这一工具更是给了老师一个全新的途径和方式去了解学生,在巧妙的规则设定下,每组成员依次传递“会话信物”来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在一轮又一轮的谈话交流中,老师们静心聆听、真诚表达,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也学习彼此的独到之处。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一活动可以用于学生的项目化学习中,以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了解学生的深度需求。
创意动脑环节,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头脑风暴定义了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成员之间紧密协作,纷纷绘制了鱼骨图、思维导图等来呈现自己的观点。
组间交流 互学互助
第三天的培训中,老师们掌握了定义问题的具体方法、学会了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为己所用,了解了“原型制作”的核心概念也在“世界咖啡吧”的活动中小组之间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交流。
在权老师的指导下,教师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所定义的问题,并进行了更加精准、深入和准确的诠释。各组成员推敲、绘制了解决问题的路径详图,经过前两天的学习,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上更加得心应手,所呈现出来的思路也各具特色。
“世界咖啡吧”也是一个高效的项目化沟通方式,在这一活动中,老师们分配了店长和店员角色的各自职责,然后有序地去其他组进行参观和交流,学习各自方案的独到之处,也不断反思自己项目的不足之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们学会了如何给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更学会了如何博取众长、群策群力,从而实现设计项目的迭代和升级。
最后的汇报环节各组展示了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成果,老师们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方法。
本次的项目化培训内容丰富、环节新颖,成员参与度高,成果产出丰富。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历下区各学校的项目化学习之旅也迈上了新的征程,期待老师们在这条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成长,为历下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继续赋能添彩。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