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马界秋
马界秋 香港科技大学国际语言教育、英语硕士,“十三五”科研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实践研究”结题大会第五届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说课组一等奖,高新区首届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写讲”诗词大会优秀指导教师,西安市首届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写讲”诗词大会优秀指导教师。“在书籍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品味书籍。”让语文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的一部分,是她的教学目标。
学生习作
题目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与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了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经典咏流传》唤起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解题
“美好”:题目中给了一些提示“一句真诚的鼓励,一轮皎洁的明月,《经典咏流传》,快闪《我和我的祖国》”,这些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来源于我们用敏锐的目光发现的有积极价值的事情或情景;
“我”:感悟主体是作者本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用第一人称写作。
“唤起”:“唤起”的本义是从睡梦中叫起,引申义为“激起(引起)回忆、联想”“号召使奋起”等。也就是看到这种美好之后,自己精神层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激情,也就是“唤起”之前和之后暗含着一个对比,而这个对比,也就是写作者的成长。
思路
写作思路和技巧
思路一:可以从身边小事出发写作。如:一句真诚的鼓励,一次敢用探索的求知,一次获得经验的尝试等等。
思路二:可以从文化精神出发写作。如:一次震撼心灵的阅读,一位提灯引路的诗人,一次传统文化的等等。
思路三:可以从自然风景出发写作。如:一座巍峨的山脉,一方构思精巧的园林,一湾清新凝神的湖水等等。
注意点题:可以在题记、开头、结尾和文中重要的段落中点题。
学生习作分享
分享
01.
王茜媛 2024届B3班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每当回到姥爷家,我总会想起我们小时候的故事。
在很小的时候,我生了一场病,需要住院,而爸爸妈妈都有很忙的工作,所以把我送到了姥爷家,在住院的时候,姥爷总是会每天中午换着花样地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小时候我总觉得姥爷好像有魔法一样每次做的饭都非常好吃。后来我才发现每天等我睡着之后,姥爷就会在手机上搜各种菜品的制作。在每次做化疗的时候,姥爷总能从口袋里变出几个毛栗子给我吃。
后来等我长大一些后,姥爷总是会抽空去街上逛逛,而姥爷呢,也会记得我的所有爱好,我每次提出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一定会满足我。
后来,我升到高年级后,回姥爷家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每次回到姥爷家后,一开门就是那再熟悉不过的牛肉面的味道。小时候的一次,我无意间说过:“要是以后来姥爷家都能吃到牛肉面就好了!”这句话,姥爷记了一辈子。每当面端上来的时候,我碗里的肉就是最多的。慢慢地我步入了初中,姥爷也会抽时间来家里。每次来,都少不了姥爷给我带的酱牛肉,肉包子炒栗子。后来我和姥爷也有了微信时不时也会在微信上聊几句。看到各种视频姥爷也会分享给我。每次姥爷总是会说:“乖乖,吃饭了吗?吃的什么呀?学习紧不紧张?压力大不大?零花钱够用吗?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就和姥爷说!”虽然姥爷每次都会这样发,但我会不厌其烦地回复,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姥爷真的很爱我。我的姥爷虽然不怎么会表达,但他也在用他的方式爱着我。
姥爷每次在网上看到什么先进的东西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发过来问我喜不喜欢,不管多贵,但他唯独没有好好爱他自己,姥爷也只有衣柜里的五六件衣服穿了一年又一年。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它不仅是小时候的,也是现在的,我也会永远记得。
02.
王语晨 2024届B3班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站在外婆家的院子里,看着眼前的这棵葡萄树,细想去年冬天见它时还是光秃秃的树干,今年便长得又高、又茂盛了一些。
我捡起一片葡萄叶,普普通通的,与寻常叶子没有什么两样,一抬头,又全然不普通了。树枝升到了房顶一样齐平,繁茂的叶子布满了天空,间隙里有阳光洒下,照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影子,让人忍不住浮想连翩。
这样的美好,阳光正好,温度正好,此情此景,都是那样完美,不禁掀起了角落里沉封的回忆。
那年夏天,同一个地点,却是不同的人。
葡萄树还不如如今这样繁茂,不震撼,却能让人看到生机。树上的葡萄熟了,青紫青紫的,两种颜色如杂在一起,构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因为还是清晨,夜晚的露珠还停留在葡萄表面,恋恋不舍,被早晨的阳光一打,葡萄更显水灵,娇艳欲滴。于是我和弟弟便嚷嚷着摘葡萄吃。
只见外婆搬来一架梯子,手上拿着一把剪子,麻利地一架;两下便爬上了顶端,我和弟弟一人拿着一个盆,直直站在葡萄下面,外婆剪哪串,我们就接哪串。“咯吱”一串葡萄正疾速向下坠,我伸手一接,“咣当”葡萄们像一串串珠子,四散开来,有些顽皮的还从盆里蹦到了地上,一不小会儿,盆里就满了,地上也零零散散的有。灰色的水泥地上被染上了青紫色,就像被艺术家们精心设计了一番。
尝过了葡萄,很酸,还未真正熟透,我们却吃的很开心!我们最快乐的时光。而随着年龄增长,这样的时光似乎越来越珍贵。
回过神来,看着这棵陪整个童年的葡萄树,它无疑的,而更美好的,莫过于它这棵树下那最珍贵的回忆
03.
李知之 2024届B3班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大宋的青烟缥缈而过,漫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题记
早晨,清涩的日光照入房内,我漫不经心打开桌边一本杂志,翻到一篇文章——《赤壁之情》。我好奇读下去,不曾想,文中的赤壁并非三国之中的周郎赤壁,而是北宋之中苏东坡赞诵的赤壁。
那时,苏轼已是中年,正是在官场中奋发而为的年纪,却因意见不合的党政恶意诬谄入狱。出狱后的他,捡得性命,流落黄州,人生一跃而下,他在崖悬的低谷里,安度几年的时光。
不过,人生是一跃而下,但他的心,似乎还与清风一起在四处飘荡。
一个秋天的夜里,他与朋友约好,在离家不远的赤壁下游览。好友们都高兴前来,拿肉的,拿酒的,甚至拿乐器的,都坐于小舟中,一起随波于赤壁下的清流中。
他们无话不谈。“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袅袅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不仅相谈,还唱歌,吟诗,举杯于月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此时的苏轼,根本不似一个贬嫡而来的人,倒像一位旅者。我好奇于他此时的坦然从何而来,莫名有些敬佩。
这时,同船的一位好友发出感慨:“我们在这世上,渺小如一粒尘埃,生来死去,根本毫无意义。”苏轼轻笑,并非如此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将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的回答,引来一阵叫好,书前的我,也如梦初醒。
我被苏轼内心的超凡脱俗而震撼,如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召唤着我的心。我们这一世,不过就是一个“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过程。苏轼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能如此看待人生,现在处于美好生活之中的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去享受当下?
合上杂志,阳光已晴朗许多。赤壁的故事定格在那个夜晚,但唤起我内心的那股力量,仍随青烟一起飘向远方……
04.
高子琛 2024届B4班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又是一年秋天,金秋九月,桂花飘香。浓浓的桂花香伴随风,飘进我的房间,一小簇桂花落在书桌前,勾起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
记得儿时,寒暑假总是要去乡下我外婆。她定会给我做一桌好吃的,等我回家。那年也不例外,一踏进大院子,就看见外婆在灶前忙碌的身影,几滴调皮的汗珠滑落脸颊,落在地上,让人不免有些心疼“外婆,需要我帮点什么吗?”“你去大门前的那几棵桂花树上摘些桂花。我呀,给你做好吃的桂花糕。”“好呀,好呀。谢谢外婆!”
来到树下,几缕桂花的清香进入我的呼吸道,回味无穷。心想,这桂花做成的桂点定然是美味的。想着想着便打起精神,摘了一筐新鲜的桂花交给外婆。
次日清晨,一阵桂花香气钻入房间,将我唤起。抬头就看见一盘热气腾腾的桂花糕,还配了一杯茉莉花茶,真是锦上添花啊!
自从那次,桂花糕成了我最爱的糕点
由于考试失利,我在路边踢着石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难过至极。天空乌蒙蒙的,令人难以呼吸没过多久,天公不作美。细细密密的雨丝连成线般洒落人间,人们四散避雨,只有我仍独自行走。走着走着,想着内心的心酸苦楚,脸颊上不断往下滑落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怎么停也停不住。雨越下越大,伴随几声雷电,霎时变得阴森恐怖。瞬间,我再也走不下去了,蹲在地上放声痛哭起来。在这寂静的雨夜,这声音显得格外响亮。突然,感觉头上好像不下雨了,抬眼便看到那慈祥的面孔。是外婆!外婆!我扑进她怀里,哭得更凶了。她轻抚我的头发,打开一个盒子。顿时,那熟悉的香气飘入我的意识,原来是桂花糕!看看外婆那和善的面庞,盒中正散发香气的糕点,犹如甘露滋润我的心田,暖暖的。
我站起身,拉着外婆的手,一起走向回家的路,身后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
05.
郭奕辰 2024届B4班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中秋佳节,皎月高照,漆乌黑的夜幕中隐现几点星光。我坐在桂花树下,心绪万千,梦回故里
小时常在故乡过节。每逢中秋,定是我最愉悦的日子——明月,金桂桂,还有奶奶做的桂花糕。大快朵颐后,她也定会笑眯眯地拉着我的手,带我到门前的那棵桂树下,赏月谈笑。
大了些,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也知道了多愁善感。一次,我因毕业与好友分别而惆怅,正逢中秋,奶奶见状便问何故。我倾诉忠肠后更是郁闷,坐在一块石上,用树枝扒着落花。奶奶长叹一声,对我说:离别是必然的事,与其愁容满面,倒不如抖擞精神。“我之前啊也有个同学”奶奶讲起了经历,”她现在或许已不在人世了。”我手头一停,内心一紧。
奶奶继续说,“她呀,是我初中最要好的朋友,当年她家里穷,吃不起饭,还是我赞助了一些钱,她才能吃口饱饭哪!说来也怪,她的学习是一等一的好,是班里的尖子生,所以她常辅导我的功课。谁想…”奶奶摇了摇头,“有一天她忽然退了学,我非常意外,课也没认真听,放了学就往她家里跑,但还是晚了一步。邻居告诉我说,她得了肺癌,可能活不了多久了,她家就搬家了。我当时的眼泪就像不要钱似的,一直往下掉,心想为什么没能再见她一面…”说到这,奶奶停了下来,抹了抹眼角,挤出笑来说:“但是离开的人,都会成为一颗星,无论是已故之人还是远在他处的昔友,总会以这种方式照亮你,追随你。”
我豁然开朗,抬起了头,看着奶奶,哭了笑。画面逐渐模糊,我猛如梦初醒一样,回到了现实。同200是桂树,同是石块,同是皓月,可今非昔比,早已物是人非。我抬头看了看夜空,奶奶虽已不在,但我一直坚信她的话语,只见一颗明星闪烁其中,比周围的都清晰,都明亮,我呓语着,似乎它就是奶奶,一直不离不弃地照亮我、追随我。泪水终是糊了眼眶,将一切交织成白色的纱……
世间美好千万,而丹桂飘香定是我所爱之物,它对我意义非凡,更能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范文
中考满分作文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木心在诗里惋惜,我们失去了一种天长长、地久久的氛围。
失去了这种氛围,我们陷入了一个分秒必争的世界。对人类来说,成功的速度要快。急于想要一个结果,急于想要确定一份关系,急于赚很多的钱……对于科技来说,进步的速度要快,从写信到电邮,从纸币到电子支付,从人力到人工智能……对于城市来说,建设的速度要快。高楼平地拔起,道路纵横交错,夜空灯火辉煌……在这样一个快速的世界里,在各种科技的助力下,我被各种诱惑牵引着快速向前进。其实仔细听一下,这一路上一直都有一个声音在向我呼唤。
以前脚步太匆匆,这个声音一直被我忽略。但是偶然间我看到了一个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我才听清,原来这个声音是在向我呼喊:要学会放慢脚步,走进自然,享受生活的过程。
节目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是一些很平常的自然风景——流星、彩虹、蛙鸣、荷塘月色、田地、夜晚……几位嘉宾就是在这样自然惬意的环境下插秧劳作,喝茶遛狗,自给自足。他们一起种蔬菜和粮食甚至制作做饭的工具来合作完成一顿饭菜。节目最后,几位嘉宾在夜色中大快朵颐,杯酒斟酌,畅谈人生。
看完这档节目,我觉得自己那颗忙忙碌碌却又始终悬浮不定的心被大自然的流水、虫鸣,被朋友相聚时的欢声笑语唤醒了。其实日子也悠长,我们不必每时每刻都逼着自己像陀螺一样高速地旋转,可以偶尔放慢自己的脚步,不为功利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偶尔从电子产品的束缚中走出来,去见一见老朋友,聊一聊彼此的近况;偶尔走出钢筋水泥的城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清风拂面的温柔,去欣赏被虫鸣唤醒的晨曦。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向往的生活》里的自然风景与人情味唤起了我对从前这种天长地久的生活氛围的向往。慢下来,减几分功利心,让生活里多一些自然的气息,繁华人世也可以天长而地久。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题记
无意之中,偶然间翻到了一册相片。我好奇地翻开,居然是小时候在老家照的照片,画面上憨态可掬的小孩,一时间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天,我的生日到了,穿着新衣服,扎着冲天辫的我,兴高采烈地跑这儿跑那儿,爷爷奶奶紧紧跟在我后面,生怕我乱跑。突然,一所漂亮的房子吸引了我,我猛地停住了,爷爷顺着我目光的方向看去,哦,原来是照相馆,我好奇地指着眼前许许多多的图画问:“奶奶爷爷,这个是什么?”“照片,会留住你今天的样子哦。”“我要我要!”爷爷奶奶高兴地抱着我,走进去,摆好姿势。我坐在爷爷奶奶中间,记录了那天,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丝丝缕缕,小时候的快乐已然是走了,捧着这张照片,不禁心绪感触。
翻过新的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照片:姐姐正切蛋糕,表哥在旁边期盼地看着,我也是,爷爷奶奶则端着丰盛的饭菜——爸爸妈妈欣喜地用手机拍下这一天。
记起来啦,这一天是姐姐的生日,爷爷奶奶忙活了一个下午,为的就是准备这场盛宴。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唱着生日歌,虽然当时十分寒冷,但在家里却十分温暖,爷爷奶奶端着可口的饭菜,脸上洋溢着笑容,叫道:“上菜喽!”爸爸妈妈看到了,拿起手机,拍下了这美好的温馨画面。
如今,已经过了许多年,大家也分开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西安,表哥搬到了永康市区,姐姐也上大学了。这一幕也永远成了记忆。
这些美好的亲情唤起了我,我拿起电话,拨通……那一头响起了熟悉而又令人感到温暖的声音:“依依啊……”我听着,眼泪却不住地流下来。
有一种美好,它叫亲情;有一个地方,它叫做故乡…
转自:“赵娟平初中语文研修共同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