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过度教学及其危害
2023/1/10 15:15:37 阅读:140 发布者: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些现象:一是有某些科目的老师,总在挤占音体美课,上他的课;总在抢请假老师的课,上他的课;总在拖堂,上他的课,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教学时间不够。二是质量检测下来,某些班级会出现,除了某一学科,或某两个学科成绩较好,或者超级好,其他科目成绩都很低。这都是过度教学导致的结果。
过度教学的老师很容易造成两种假象:第一个假象,总在挤占各种时间上课的老师,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都会认为这种老师是最敬业的;第二个假象,其他学科考的不好,个别学科考的好,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都会认为个别学科老师教学能力强。
其实,一个班级七八门文化课中,有一两个过度教学的老师,是一种灾难,它会人为导致学生强制性大量偏科,会导致这个班级学生,总分下降,到了初升高和高考时,学生升学的总分受到毁灭性的影响,通俗的说这样的班级升学率非常低。
因为,一两科教师的过度教学导致学生从时间和精力上大量被挤占学一两门学科,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其他学科,导致过度教学的学科总分数有限,其他学科学生没有学好,总分就上不去,考不上高中和大学。所以,过度教学的老师带给学生的是灾难。
哪些老师会成为过度教学的老师?主要有如下三类:
一是对新课标没有研究透彻,不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教学深度和广度的老师;
二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很容易控制学生,如果班主任是过度教学的老师,基本上,这个班就完了;
三是性格持强,或者担任一点儿领导职务的老师,他们会挤占音体美课,拖堂,甚至别的课没有下课,直接闯进他认为自己能欺负得住的老师的后半截课堂,给学生讲他的学科知识。
从理论上说,什么是过度教学?就是一个老师,因为,对新课标没有研究透彻,不能精准把握所教学科难易度,不能精准把握所教学科的拓展和延伸程度,不能对所教学科进行考试分析,通过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和考试来确保自己所教学科,在质量检测中考个好成绩,过度挤占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一种教学行为。
这个定义为什么这么长?因为,过度教学的情况比较复杂。过度教学行为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危害?
第一个危害就是直接导致学生的畏学,厌学,直到辍学。因为,在过度教学的老师眼里,是不存在学生智力差别的和学习基础差别的,也就是他们无视学生个体差异,更不会进行分层教学和作业分层设置,他的学习要求高,作业难度大,直接逼得学生对学习望而却步,一部分学困生就是因为老师过高、过难和过强的学习要求导致他们彻底放弃了学习。
第二个危害就是导致班级学生升学率极低。过度教学会人为造成学生偏科,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正常学习,让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上不去,总分受到毁灭性影响。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会被过度教学的老师欺骗,认为一个班级,其他带课老师成绩都不是很好,只有那一两门科目老师的成绩非常好,就认为这一两个老师是工作负责的好老师,岂不知道正是这一两个过度教学的老师毁了学生前途。
那么,有没有真正教学水平好的老师呢?当然有,那些不挤占音体美课,不拖堂,不挤占其他科目教学时间,只利用自己的教学时间,不给学生加量加码学习任务,考试成绩好,这就是真正的牛气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
这样分析来看,过度教学的老师是一个灾难,更是不能容忍的存在,我们的领导和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过度教学的老师。
我的孩子在高二时就遇到一个过度教学的数学老师,他有无穷无尽的数学试题和作业发给学生,学生们把所有时间用来完成数学任务,也满足不了数学老师的要求。我就愤然的给一中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要求撤换这位数学老师,后来情况才有一些好转。
我们的老师,你是不是一直觉得教学时间不够呢?如果是,你就有可能是过度教学的老师。赶紧好好的研究你所带学科的新课标,研究你所带学科的质量检测试卷,精准把握所教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做到规范教学。
来源 | 公众号:生本教育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