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英语教师的真本事你具备了几个?(下)

2023/1/10 11:37:19  阅读:12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李陆桂Englishlearner ,作者先学好再教别人

昨天分享了特级英语教师李陆桂老师对于英语教师必须基本的本领思考,今天我们继续延续昨天的话题,一起来看看英语老师还需具备哪些技能或本领。

见多识广,讲课旁征博引的本事。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一星半点的知识最危险。)英语教材中“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需要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挖掘和拓展文本,把英语学习引向深入。

讲课干巴巴的教师往往是那些没有强大知识背景的教师。“一点懂一切,一切懂一点”是教师一行的职业要求。如果教师在课堂讲的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尤其是自由发挥联想那部分是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厌倦,而且还会产生藐视的心理。教师被学生藐视或者蔑视是很不幸的。“师道尊严”建立在教师的真本事上。教师要想让学生佩服就必须拥有令人佩服的本事。见多识广,讲课旁征博引即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学科管理的本事。

如果说“三分靠教学,七分靠管理”比较夸张的话,那么“七分靠教学,三分靠管理”是恰如其分的。英语教师的本事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还体现在对学生课后学习的管理上。把细节做到极致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行之有效的学科管理关键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督促和检查学生们课后学习情况。鉴于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建立学科管理机制来管理他们英语学习的行为很有必要。于是,学生的单词记忆、笔记本和错题本的整理、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等方面的学习情况均需要一些学生来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教师知人善任,选择适合的“助教”是学科管理机制成败关键。我们最好挑选那些责任感强、学习成绩好、乐于为班集体工作奉献且在同学当中有一定威望的同学进行管理。

在学生课后英语学习管理这个问题上,虽然教师委派了负责人的学生协助管理,教师不能当“甩手掌柜”,不仅应定期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而且还要经常在课后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聊一聊他们学习的误区、瓶颈以及解决之道。

命题和做试题质量分析的本事。

虽然说命题是一件集体努力的结晶,但是命题中个体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命题小组里命题能力强的教师是这个小组的灵魂。一个教学能力强的英语教师也是一位命题经验丰富的教师。他即使无法命制一套完整的试题,至少一套试卷之中的某一大题他是可以胜任的。教师亲自命题的意义在于通过测试来检测教学的情况。

多年以来,英语教学严重存在教学和测试脱节的情况---学生所学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不够充分。有些专家辩解说:“考试是考查学生的能力,课本中的内容没有必要涉及。”如果说诸如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还说得过去,但是在平常的水平考试如果我们也一味强调考查能力,不注重课本知识的考查,不注重课本内容与考查要求的自然衔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受到不小的打击,他们会认为学习课本毫无意义,反正考试又不考查书本的内容。

由于考试对教学有积极的反拨作用,教师做好考后的试题质量分析很重要。我们可以从试卷的整卷平均分、各大题的平均分、区分度和优秀率、各小题的难易系数等数据具体了解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的情况,以便在试卷讲评课时利用好有关数据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

学习的本事。

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点即是热爱学习。学习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包括向社会、同事、教训、书本等学习。这其中,静静地持续不断读专业文章和书籍是教师的最基本能力。不读书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教学智慧缺失、教学不新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不经常读专业书籍的教师很可能对教育没有敬畏之心,缺乏职业认同,职业倦怠更容易形成。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英语教师从一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就会遇到教学中涌现的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和他人一起讨论加以解决,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通过独立思考才逐一克服教学中形形色色的矛盾与问题。教师思维品质决定了他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经常佩服那些说话逻辑性强、做事有条理和章法,教学效率高的教师。这些教师之所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情中理出头绪,十分注重教学的发力点,这是他们长期注重对教学进行辨证思考,不断完善思维品质的结果。

写作的本事。

写可以使人的思维更加严谨。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连接的两环。喜欢阅读的人不一定喜欢写作。喜欢写作的人必定喜欢阅读。关于写作,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东西写得越多,我阅读的欲望就越强。因为只写不阅读,他写的东西一定毫无灵性可言,有的只是枯燥乏味的老生常谈。写作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文章,不是为了拥有多少读者,而是通过写作培养自己经常与心灵深度对话的习惯。教师与心灵对话的过程也就是反思、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如果学生们遇到能说、能教又善写的教师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研究的本事。

“研究”是指我们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教而不研则俗,研而不教则空。”这个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只埋头教学,不做一些研究,我们的教学难免会流于平庸;如果我们只研究不注重教学实践,研究出来的东西势必空洞,没有实际意义。中小学教师从事的研究不是“高大上”的理论研究,而是能够解决教学真问题的行动研究。

吃饭要一口接一口地吃,我们解决教学问题也要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例如,初高中衔接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我们既要教新课,又要考虑初中和高中的内容如何自然、有效衔接,这当然比较棘手。我们或许在教上一届学生时研究初高中衔接的时候做得不够好,

那么这一次当我们再次教高一,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又如,我们总感觉几年前“培优辅差”的力度不够,总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教目前这些学生时我们可以在一些方面进行改良。当我们成功解决问题的时候,喜悦心情自不必说,我们的研究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