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语听力训练的重要性
有的老师认为,部分省份的中高考不考听力,因此不必让学生练习听力。
但打个简单的比方,以前中考不考体育,到目前为止高考也不考体育,是不是学校就不用开体育课了?懂常理的人都知道,健康的体魄是革命的本钱。运动促进大脑发育,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体育和文化课的关联性相对不大,都有必要在学校中开设,那么,作为语言技能四要素之一的 “听”,有什么理由不在英语课堂内外训练呢?
听是自然语言学习和语言信息交流的必经途径。即便有了文字认读能力后我们逐渐进入默读阶段,在我们的头脑中其实也是有声音的。
可以这样理解:默读的过程,大多时候是人在 “听” 自己头脑中的声音,——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举个例子:从来没有学过日语的中国人拿到一张日文报纸默读的时候,头脑中一定是汉语在无声地 “嗡嗡嗡”,而不可能是日语的音。
头脑中没有声音的情况下,要理解文字是很困难的,这时候就开始尝试其他途径:翻译法。所以,读不出英语单词的孩子,常常试图先将这个单词(对他来说是无声的抽象符号)转换成汉语再来理解。同样的实例是汽车中的各种图形化标志和英文标志,明确的图形化标志通常一看就懂,但是只有英文字母的标志,一定要在头脑中变成有含义的声音(无论是直接英语思维还是翻译成汉语)。
二
如何进行听力训练
如何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是不是播放专门编制的听力题,才叫听力训练?——不,那叫听力测试!
听力测试可以作为强化和适应性训练,但是不能仅以听力测试作为听力训练。
听力是自然语言习得的自然训练过程。换言之,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任何日常交际和教学过程,都是听力训练的过程。
以下几点技巧和建议,送给各位英语老师,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效提升学生的英文听力水平:
01
在起始阶段坚持使用英语授课
语言本身是抽象的,是符号性的,但是大部分语言内容是具象的、贴近生活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加接近于母语的学习状态。通过听的方式学习语言,能形成语言直接反应能力。
坚持使用英语授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尽可能使用实体媒介,比如实物、
、视频、情境、动作、表情、音调、态度等等。
对于具象词汇(elephant、tall、fast),可以单独呈现或在情境中呈现。对于抽象词句(如 expensive、amazing、Thank you、You’re welcome),可以在情境和语境中呈现。
02
文字语言和音频语言要融合教学
大部分学生听力水平都不会太高,因此如果采用 “听说领先” 的策略,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不妨采用文字和音频交融的方式,比如在教学了书面材料之后,再播放音频材料,让学生跟读跟说,或者在读了短文之后,不要让学生看着文字来回答问题,而是根据回忆来回答问题,如果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有误,通过播放录音的方式来让学生回顾。
初中教师依然要养成使用英语授课的习惯。
很多初中教师会辩解:讲解语法,没法用英语啊。但事实上,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抽象归纳和描述。而语言本身是在运用过程中掌握的,更多的是在可理解的情境和语境中理解语法的功能,然后模仿运用。
即便要使用汉语来解释规则,一旦解释完毕,就不应该再使用汉语。
03
听力理解的困境和化解之道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对音频的反应速度不够。这里主要涉及到语音解码速度和语义理解速度。这两者是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的。
简单而言,听到一串连续语音时,能否截断成一个个字词?
设想一下:您听到母语人士快速说的一串语音 /hæpinjuːjɪə/,是拆分成 happin you year 还是 hap inuiy ear 还是 happy newy ear 还是 happy new year?这取决于您的语言经验(快速和已学的词汇进行对照,前后单词的逻辑匹配)。
如果上一个例子中的英语语音串对你来说非常容易,下面的汉语拼音语音串就不一定那么容易了:jiao yu xue yong yuan shi zhi de shen ru yan jiu de yi men xue ke。
口头说一说只要 5 秒的一串语音,变成上面一串 “陌生” 的拼音后,您是不是花了 20 秒左右的时间来解码并理解?
你听到声音 “教育学是永远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门课程” 马上就理解了,而看到那串书面拼音却花了那么多时间来解码和理解!学生听英语和读英语的感受就和你读上面这串拼音文字的感受差不多。
要能理解一段陌生的连续语音,必须有大量的熟悉的可对照词汇(称为“参照词汇”)。这些参照词汇的发音和语义,都必须能被快速提取,通俗而言就是学生必须非常熟悉这些词汇的音和义,才能成功将一句连续语音截断为一个个词汇并理解这个句子的字面含义。
深层含义的理解,则和理解书面文字是类似的过程了。但和理解书面文字不同的是,听力过程往往不允许学生反复听,而书面阅读则可以反复读。
化解的根本之道:听力理解能力只能在不断的有效的听力活动中才能提高。而为了支撑听力活动,必须积累充足的有声词汇。以下四个具体技巧,送给老师们——
朗读单词
让学生大声正确地朗读单词。如果学生自己的单词发音是错误的,那么听到正确发音的单词是反应不出来的。
逐句跟读或同步听读课文
不看文本,听课文逐句跟读或同步读。不要仅仅朗读课文或伴读课文,那只是在做书面文字的认读。要合上书本逐句跟读。
目的之一是培养对已学书面文本的语音理解能力,目的之二是保持常速。
课文的听力播放速度,往往快于教师上课的语速。如果教师长期习惯于慢速说英语,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听力。
跟读课外文章
不看文本,听短文逐句跟读。与上一条相比,教材之外的短文是学生不熟悉的语言内容,学生只有真正听懂了,才能很好地跟读。同样,这些短文的语速应该接近常速。
以上三个简单的方法,都和 “出声读” 有关。为什么呢?因为无论听还是出声读,都是和声音有关的。而 “听-读” 是对语音活动的主动参与,比仅仅 “听-测” 的效率更高。
听幽默故事
幽默故事往往涉及到语言的深层理解。如果通过听幽默故事能笑出声来,就说明学生能在听的过程中成功进行语言的深层理解了。在选择幽默故事作为听力材料的时候,要避免选择有很强文化属性的语言材料,以免文化背景差异对听力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来源 | 凌哥英语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