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2023/1/10 11:00:28  阅读:139 发布者:

编者按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要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本栏目将与英语教师共读最近出版的英语教育图书,旨在介绍最新的英语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助推新时代基础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出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也为教师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设计指导思想: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Part.1

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如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思维导图,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

学习理解类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例如,散文名篇《论友谊》(Of Friendship),全文围绕“亲密的友情能助我们踏平时而坎坷却又注定要经过的道路”这一中心论点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友谊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第二,友谊可以增进人的智慧;第三,友谊还可帮助你完成一些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在这三个层次的论述后,文章结尾针对如何正确交友给出相关建议。在本文的教学中,根据学习理解类活动的核心概念,教师设计了文章结构框图和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如图3-1和图3-2所示。

Part.2

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即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提高语言运用的素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应用实践类活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推敲重点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例如,在《论友谊》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了对文章的整体性阅读活动之后,还设计了赏析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并赏析文章中的经典句子。

(1) As is known to all, this essay was finished over 400 years ago. Why do we still need to read it nowadays?

(2) Comprehend and appreci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explain them by giving specific examples;

More often than not, close friendship will help smooth out the sometimes rocky road that we are all meant to travel.

The writer compares the life journeyto a rocky road, which means in our life there can be som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ahead. If we have close friends whom we can turn to, they can help us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support us to go forward bravely. For example, when we have trouble in dealing with parents and dont know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we can share our feelings with our close friends and ask them for advice.

Here, friendship has a double advantagehappiness takes on a greater meaning and a trouble shared becomes a trouble halved!

When we are with our close friends, we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together. Ones happiness will bring enjoyment and joyfulness to his or her friend too. However, when meeting with trouble, we comfort, help and support each other, thus handling the problem together. For example, if we have some challenging tasks to fulfill but dont know what to do, close friends can offer us useful advice and suggestions, which can help us complete our challenging tasks successfully.

Part.3

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群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

这可以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随生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迁移创新类活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例如,在《论友谊》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小组讨论问题。

(1) How do you know when to be independent and when to ask for the help of friends? Explain and support your opinion.

(2) We should try to deal with a problem on our own first before we turn to our friends for guidance. Independent thinking gives us the freedom to search inside ourselves. We can share our thoughts without friends and benefit from their opinions, but we alone are responsible for our decisions

总之,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情境,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紧密联系,力求直接、简洁、有效;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③教师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还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讨论和反思,鼓励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④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考虑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物关系和交际日的等,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确保交际得体有效;⑤教师要根据所学主题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经验等,选择和组织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

【案例】

材料来源  译林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

単元主題  人与自我——我与太极

语篇标题  Finding a balance: my tai chi experience

语篇硏读

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学习太极的经历,重点描述作者对待太极的心理变化以及作者探寻到的太极背后所蕴藏的中国文化。从文章谋篇布局来看,作者写了两条主线,一条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作者对太极态度的改变。最初,朋友建议作者加入学校的太极俱乐部,作者犹豫不决,认为太极是属于老年人的运动。上过几次课后,作者发现太极既有趣又容易,并非之前所想的那样。在学会很多太极的基础动作后,作者觉得有点无聊,并且感觉一次次做重复的动作后,身体有点酸痛。经过教练的指导,作者的态度发生转变,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大有改观,对太极的喜爱之情也强烈起来。经过一年多的太极练习,作者越来越快乐和自信,太极带来的好处无处不在,激励着作者继续与太极为伴。而第二条主线则是作者在学习太极的同时,带着求知欲探寻中国文化,包括太极的历史,以及太极所休现的哲学思想。这两条主线互相交织,观点态度变化鲜明,经历真实具体,语言简洁明确。由此梳理出:“我与太极”,的知识结构图(图3-3)。

教学目标

践行教学本质,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服务,教师通过增加成就感和实用感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与兴趣。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

1)从时间轴角度,梳理和概括作者学习太极的经历及鲜明的态度变化。

2)基于文本内容及个人生活经验,深入了解太极背后的传统文化。

3)预测太极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及相关原因。

4)根据新高考要求创作与太极相关的传统文化话题类应用文。

主要学习活动

       1. 学习理解类活动

1) 围绕太极主题,创设相关情境,铺垫知识背景。

教师提供一篇关于太极的新闻报道,并且提供一段太极运动小视频,创设情境,紧扣主题,让学生在阅读新闻内容和欣赏太极视频的同时,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对即将呈现的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favorite sport” “information about tai chi” 等问题,从语境中激活与 tai chi 相关的生活经历和词汇。

2)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首先,学生通过上面的情境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文章标题Finding a balance: my tai chi experience”进行预测,激发研读语篇的兴趣,活跃思维。

其次,结合教师关于寻找主题思想的问题,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每段的中心句意,划分文章内容板块。同时,学习积累一些固定的语言表达和词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宏观层面理清语篇结构。

最后,教师安排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整合与作者相关的态度变化,用思维导图或者折线图展现,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引导学生用简练词汇,总结概括每条主线的内容。

       2.应用实践类活动

1)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环节,让学生依据所读文本提供的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包括固定搭配和语言表达方式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文化知识和新了解的太极文化知识,思考教师提出的话题:Do you think tai chi will get more popular among teenagers? Why or Why not

采用角色扮演的辩论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搭档,积极主动展现自己的思维创新成果,在激烈的辩论中活跃思维,内化所学语言知识与相关信息。

2)基于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与预测,表达个人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对太极招数及其名称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拓展太极招式的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师提出假设:If our school set up one tai chi club, would you join it?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并且预测打太极对自己的影响。

      3.迁移创新类活动

1)赏析评价语篇的价值取向,明确作者态度。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总结出此语篇的价值取向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给学生布置自主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太极的起源,借助网络或图书馆等教学工具,提升学生对于太极的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

2)创设新语境,解决新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设置新的语境:外国友人 Tom 来信咨询中国武术,并表示对太极非常感兴趣。请你回信向 Tom 介绍以下信息:中国武术的意义;武术与太极的关系;太极的基本信息;你对太极的印象以及对友人的建议。

此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动笔创新,迎合新高考的语言综合能力考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学有所用,有话可写,给予学生成就感。

其次,由太极扩大到中国的武术,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班级分享,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累中国文化素材,在分组合作和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文化自信心和成就感。

【案例分析】

本案例遵循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旨在理解和践行英语学科的教学本质,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依据主题创设情境,借助语篇为研读依托,把语言知识学习、文化内涵理解、语言技能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融合在整个教学实践当中,三类活动的设计有效地促进和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供了合理且有效的平台。

本章重点关注了英语语言的特点、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和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正确认识,澄清了一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从本质探索、视角突破、价值引领等方面对解决当今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思考,从理念层面探讨了阻碍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教学关键问题的应对之策。

内容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解析》。

文章来源:21世纪英语教育报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