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标学习·第18期】—《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3/1/10 9:52:18  阅读:187 发布者:

20224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从那天起,我们开启了“张小英”100天《课程标准》学习521行动。经过了一轮的读、学、写的过程,又聆听了各位专家的深度解读。我们相信,如何让“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学中去,成为所有一线教师最关注的事情。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张小英团队继续开展新课标的学习,以“将新课标理念更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为主题,要求老师们聚焦最触动你的点,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课堂实践开展有效的针对性学习,并把自己的所思、所做、所感、所悟分享给大家。让新课标更贴近我们的教学。本期请观看由“张小英”张店区公园新村小学邢蕾老师的学习分享——《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01

教师风采

邢蕾——张店区公园新村小学英语教师,一级教师,张店区教坛新秀,曾获张店区教育工作突出个人,张店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张店区优质课二等奖,全国NOC英语网络教研二等奖。

02

交流分享

一、我读新课标

2022年版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提到“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中提到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在课程实施中提到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所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二、解读主题意义探究

王蔷教授指出: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借助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意义,整合性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逐步建构起机构化知识,最终达到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的目的。

什么是主题?什么是主题意义?什么是基于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梅德明和王蔷教授认为:主题指的是围绕人民生活、学习和工作相关的某一范围展开的话题类别。通过研读各类论文和文章发现,广义的主题:“主题范围”、“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部分。狭义的主题:作者通过文本传递的主要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

主题意义是指作者围绕主题并通过语篇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

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起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教师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意义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各单独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设计途径

      蒋京丽在一次报告中分享了以下步骤:

1. 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单元内容,提炼个语篇主题意义

2. 关联单元学习内容和语篇主题意义,建构单元大观念

3. 基于单元大小观念和学情,制定各层级教学目标

4. 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四、课例实践

山科版五年级下册Unit2 Good Behaviour,依据课程标准,主题范畴属于人与社会,主题群是社会服务于人际沟通,子主题内容是规则意识、安全意识。本单元中第一课lets stop and wait. 第二课Dont shout, please. 第三课时They are in the zoo. 第四课Again, please.分析教材内容第一课呈现李明一家去动物园的路上过马路和上公交车的场景。第二课呈现李梅和丹尼在乘坐公交车时遵守乘车秩序的做法。第三课描述李明一家人在动物园爱护动物的行为。第四课复习课复现和巩固前三课的内容。可以得出第一课的子主题是交通规则,第二课子主题是乘车礼仪,第三课子主题是公园秩序,第四课子主题的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关联单元学习内容和子主题,建构单元大观念是good behaviors make good society.好行为造就和谐社会。单元主题意义是:在认知层面是:学生了解并且介绍不同场景的规则和好习惯。态度层面是更好的认识社会、增强社会意识。行为层面是从自己做起,养成好习惯,构建和谐社会。

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1. 在主题语境中理解不同场景的规则和好习惯。

2. Lets , Please , Dont …等核心句型谈论公共场合的规则。

3. 能够在“和谐社会我塑造”的实践活动中用核心语言宣讲社会好行为。

03

写在最后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突破了空间和组织形式的限制,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成分研读教材,发挥单元的整体功能,把教学内容和资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自:“张店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