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生实验促成长 方法引领共提升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应用研讨会暨局属片系列教学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3/1/10 9:44:42  阅读:175 发布者: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20221221日,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7年研究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应用研讨会暨局属片系列教学研讨会在青岛实验初中如期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物理教研员王㺸老师、局属区片初中物理教研员钟晓彬老师、其他区市初中物理教研员以及青岛市初中物理教师参与了本次钉钉线上活动。本会议由青岛实验初中李文贤老师主持会议。

环节一:青岛市课题公开课

首先,青岛实验初中王璇老师给大家带来课题公开课《测量物质的密度》。整节课运用“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进行课堂的架构。考虑到测量物质密度作为一节测量类的实验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多种心理学、科学方法、心理学效应等探究模式,采用教师以问题串引导和学生自主讨论、设计方案、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教学。

在课堂伊始,同学们表演了阿基米德测量王冠密度的情景剧,采用了“灯塔效应:灯塔-指引探究模式”和“李吉林:情境—引入探究模式”,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中思考如何解决密度测量问题。在课堂常规阶段,通过自制模型帮助学生认识“凹液面”,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工具使用,并且为之后物质测量埋下伏笔;接下来通过“怀旧效应:怀旧—迁移探究模式”结合之前所学的测量液体密度,引导学生采用“组合法”的方式得出对物质密度的测量原理。

测量液体密度是本节的重难点,一方面学生对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存疑,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学生也不清晰。基于此学情,王璇老师先是结合前面测量方法,运用了帕金森效应,故意提示学生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这也是多数学生在实际测量中的易出现思路,学生讨论得出方案并展示后,再通过“问题转换—缺点改进”模式,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强调以“量筒中液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两种方法都是由于液体残留导致误差,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如何将残留液体质量纳入测量范围,基于此前量筒的使用中量筒不能放在天平上,从而排除量筒中残留液体测量这种方案,再考虑到测量烧杯中的残留液体,进一步排除掉测量空烧杯质量这一多余步骤,由此得出了测量盐水密度的完整步骤。整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引导,渐渐改进,从而实现了重难点突破,帮助学生解决了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设计的困难。

本节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展现学生自主方案设计的思考能力和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且结合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纠错,建立实时反馈。

环节二:评课交流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赵晓明老师、青岛中学苏峰老师、青岛三十七中林伯权老师参与评课环节:

赵老师表示:这节课注重实验探究,体现问题导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抓住残留液体测量这一问题,优化实验方案,并且最后回扣解决测量王冠密度,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器材测量,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观念。苏老师表示:本节可通过情景剧引入,引发学生思考,体现真实问题情境,以实验为核心任务,关注到学生个体,采用表格形式收集数据高效交流评估。苏老师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考虑把改进方案和未改进方案进行数据对比,从而体会到方案的优势和必要性。林老师表示:本节课紧扣新课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非常紧凑,前后衔接自然流畅,并且肯定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的细节和铺垫,体现了课程的衔接,而且在本节的重难点“测量液体密度”方案设计也予以肯定,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环节三:典型经验交流

最后局属区片初中物理教研员钟晓彬老师进行了以《常见科学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为题的经验交流,对近两三年入职的年轻教师进行科学方法的知识以及王㺸老师对青岛市初中科学实验方法要求的普及。这20种科学方法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二十多年以来的一直的教学目标要求之一。

科学方法是探究的工具,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方法的运用是能力的外在表现,青岛市初中物理根据学生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总结的科学方法,作为学生探究与学习的有力工具,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苏辙有言:“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这启示我们方法得当,处理事物也可以井然有序,事半功倍。而面对20种精炼的科学方法,对应到现实情境中也是我们教师常常需要思考的。想要学生更好理解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老师首先要对这些方法有清晰认识并且熟练其应用场景,这样才能通过科学探究传授给学生。

钟老师循循善诱,为大家逐一辨析,并且对其中方法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解析,让大家对于各种方法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对转换法和放大法这两种方法经常容易混淆,所以可以考虑从转换前后的物理量种类是否发生变化进行界定,如果是音叉的振动幅度变为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前后物理量种类没变,可定义为放大法,而例如将木块被推动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物理量种类从距离转化成能量,发生了变化,则可定义为转换法。又比如等效法和换元法,也是在实际应用中令人困惑的,在这钟老师也做出了解析。等效法是两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效果完全一样,在解决问题的方面是完全替代,侧重于问题解决的理论方面,关注效果相同,比如两个电阻串联等同于一个大的电阻,而换元法则是侧重于问题解决的实际过程,比如具体元件的替代,例如海绵代替沙子等。

通过钟老师的悉心讲解,老师们也都受益匪浅,对于如何更加科学的将方法与课堂相结合,助力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方法解决问题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题课的分享,老师们评课和经验交流,与会老师们对于教学体系的深层次建构都有了更加深入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素养,让大家收获颇丰。非常感谢王㺸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和钟晓彬老师的悉心磨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们也将继续精心备课磨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脚踏实地,共同提高,让孩子在漫漫时光长河中感受到物理的星光。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局属片初中物理学科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2.12.28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