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之策略与技巧

2023/1/10 9:13:34  阅读:152 发布者: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之策略与技巧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师生互动很重要的方式,好的提问能够增强教学艺术性和目的性,能更好促进师生关系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设置有效的且有价值的提问。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案例,用生动的课堂实例和大家分享课堂提问策略:提问的整体性原则;问题要有趣味性;设置问题时,善于运用认知冲突,为让学生发问埋下“点”;同时要提出要讲究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和等待回答的时间。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和技巧

引言: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展现出的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对教学行为的功能、任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可将教学行为划分为陈述、展示、讨论、提问、指导、反馈、观察、倾听、评价和反思等。可以看出教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提问,是教与学紧密结合的中间环节。没有提问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弱化师生互动关系,从而不能更加客观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但是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有:

1.提问过于随性。现在很多老师因各种原因,不愿意自己备课,只是在网上下载别人的课件照搬而用,所以一开始没考虑在什么环节要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只是在课堂上跟着感觉走,这儿问一下,那儿问一下,反正是问题。

2.提问类型单一,质量不高。

由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对象,综合性运用提问类型,这样大大开发学生思维。

3.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结论,而不注重引导

要实施有效教学,并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充分了解有效教学以及有效提问的内涵。认识到课堂提问不是满堂灌,而是师生双方作为交流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平等探究式的互动,以期达到教育最终目的。

一、课堂提问要注重整体性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疑置问,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在宏观把握上的整体构成和各疑问之间在微观处理上的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问题与课堂各因素之间的轻重、缓急、难易、深浅的发展序列组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我是通过设置问题导入的:1.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 (这是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的内容) 2.What time do you get to school ? 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这些问题必须在学生们给出真实的回答后,相继出现,当然第三个问题,他们回答时可能错误百出,这时,列出几个典型的错误表达,如I on foot to school , I by the train to school,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是否正确,应该怎么表达,然后小结by+交通工具,take +限定词+交通工具。通过这样的设置,问题是一环扣一环,而且难度加大,最主要的是能够激发思维,共同探究。这样做比那些一上来就给出交通工具图片单词,再辅以表达句型好的多,因为后者思考的机会少了。

二、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在上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Section B 2b时,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Do you want to be students like them in the picture ? Why ?No one would like to be the students .They think it is too dangerous to go on a rope way to school because the river runs too quickly

2.Do you think they will go to school like this forever ?(Most students of them think they will have a bridge ,so they will take a bus , a car and so on to school )

3.If you live there ,what will you do ?(Some hope others help them to build a bridge ,some want leave school ...)

4.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se students ? Some say brave ,some say they love the village and so on )这些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不管他们想法如何,课堂气氛热烈,也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比如我在上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 2b 时,这是篇关于大象的,我是这样设置的 :

1. Do you like elephants that can fly ? (听了这个问题后,他们好奇,大象会飞吗?)

2.If an elephant can fly ,what quality does it have ?(他们各种奇思妙想,有的说大象要强壮,这样才有力量,有的说如果有翅膀就好了,有的说大象很轻就可以了,也有的说大象的耳朵足够大,就可以当翅膀用了)

在上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I am watching TV,Section b 2b时, 我们之间发生了这样的对话:Zhu Hui likes New York and his host family a lot but he thinks there is still no place is like home”,why ?学生们讨论开了,都说美国好,为什么还觉得不如家好呢?于是我提醒学生们注意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接着他们说是端午节,可是端午节又怎样?我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接着我问到:1.What is Zhu Hui doing now ? (He is talking on the phone to his cousin in Shenzhen.)

2.Does he miss his family ?(Yes)How do you know ?(He is talking to ... the report uses talking to not talking with .According to it ,we know Zhu Hui makes a phone call to the cousin actively ,so he keeps the special festival in his mind . He hopes they can get together to spend the time )

三、课堂提问要善于运用认知冲突,为让学生发问埋下“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和学生要有良性的互动,如同相声演员在舞台上一个捧哏,一个逗哏。能做到郭德纲和于谦这样,课堂气氛和效果可以想象!之所以观众们喜欢看他们的相声,是因为他们的互动是平等的,你来我往的发问。我觉得教师和学生不论是谁是捧哏还是逗哏,主要的职责在于相互间要相互抛问题、接问题和答问题,做到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不说是视听盛宴,最起码让观者能认真见证过程。比如,在上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B, 2b 时,我先展示2b中的三个人物,问他们是一个人吗?“Are they the same person?They definitely said No,because they look absolutely different,one is short and heavy ,another is thin……在他们面面相觑之后,我让他们认真阅读,根据文中的信息,每个人去画像,看看最后结果。当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时,他们诧异了,不敢相信,于是有的同学问“WhyWe drew according to the same passage .However ……” 于是我说关键在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认识不同,聚焦的点不一样,所以才出现这样 出乎想象的结果,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很重要。

四、课堂提问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和等待回答的时间

提问讲究时机,要考虑课程特点,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可将提问时机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授课伊始的提问。一堂课成功与否导入是关键,导入中的提问能够做到生动有趣激发思考和想象,抓住学生的灵魂,让他们尽快入“戏”,共同开启课堂之旅。二是重点难点处的提问。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提问,随意性的提问只会破坏课堂节奏,扰乱教学计划,也会让学生对提问脱敏。因此,提问设疑,要“问”到点子上。教材的重点难点恰是教学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于此提问设疑,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衔接处的提问。在教学中,各个知识点和内容的内在联系,编排逻辑影响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教师可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提问,比如我们在上一般过去时态描述事件后,开始学习过去进行时态,这时就要运用过去时态的学习来帮助理解过去进行时态。Yesterday I saw a film and thought it was fun and interesting and got home at nine oclock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 My mother was watching TV……启发他们思考,这样自然引入效果甚好。四是结果处设疑提问。一堂成功的课,也应设疑提问而终,使其课虽尽,意无穷。教师应于结课处,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既使新旧知识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的课堂提问还必须注意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要有灵活性,及时调整。每个学生能力有限,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在积极暗示或者启发下依然不会,这时则应“察言观色,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而不要漫长等待,否则会浪费时间。

五、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提问难度应控制在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在提问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弱的,多提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先回答,然后其他同学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好学生,这样会打击一般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比如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B ,2b 中的文章An Interesting Job ,针对这个阅读材料,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1. Why is the job interesting ? 这个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启发思考。2. But is it just interesting ?拓宽思维,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畅所欲言3. Why is it sometimes difficult ? 引出People describe the same person differently ,从而突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学会描述别人。

结束语

总之,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项精细活,能让教学亮点频发的环节,不可谓不重要,所以只有注重提问的策略与技巧、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结合提问的语言艺术,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提问中实施教育,让每个学生多些“最近发展区”教了书育了人,岂不美哉?

转自:“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