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辨课堂
践行整体教学
——海港小学指向思辨能力提升的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索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标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面育人的时代要求,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基本特征,更加凸显全面育人的准确定位。
为贯彻落实新课标,海港小学老师们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运用统整思维,形成基于思辨理念的大单元教学,通过引思、促思、研思、汇思,借助“六学”学习方式,构建适合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结构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有为少年。
一、"学"字为先,把握研究方向
为了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方向,海港小学数学科组围绕“新课标”展开教师共读分享交流活动,2022年5月,谢勐臻、张亮亮、陈智勇、张怡、蔡行明5位老师从不同方面进行分享,着力推进新课标学习走深走实,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研”字为重,提升专业能力
海港小学建校已有9年,早在新课标发布之前,我校便提出“基于思辨理念的大单元教学”的教学主张”,紧扣思辨和大单元,与新课标理念相吻合,真正做到了先行示范。
数学科组结合本学科特点,将“基于思辨理念的大单元教学”这一教学主张进行学科内化,架构本学科的学习要素和学习路径。
依据上述框架体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思维水平,构建“开展前测,掌握学情”、“教材分析,理清逻辑”、“综合分析,确定目标”、“课堂实践,发现问题”、“实施后测,调整路径”、“多次实践、完善路径”六步清晰、完整的学习路径。
1
集备聚智,共研生慧助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备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资源共享。
在科组长和各备课组长组织下,每周三下午各年级进行集体备课,交流、反馈上周教学情况,探讨下周教学,大家集思广益,思维碰撞,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为教学提质增效。
2
专家引领,立足单元研真知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加深入地领会和贯彻“新课标(2022版)”,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指导课堂教学。
10月26日,海港小学全体数学教师线上聆听新课标(2022版)研制组核心成员马云鹏教授的《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小学数学为例》讲座。
3
课题研究,学术蓄能促发展
教育因研究而发展,教师因研究而成长。我校魏先玲副主任主持的省级课题《指向思辨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索》现已顺利开题,这项课题将会促进我校教育教研工作更全面而深入的推进,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践”字为要,促进教师成长
目前,数学科组教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得“基于思辨理念的大单元教学”这一教学主张有效落地,促进课堂教学变革,实现提质增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
江西省南城县骨干教师来校交流学习
2021年5月,为了配合宝安区教师研修学院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展现我校课堂教学风采,推广并传播我校科组建设经验,促进我校与江西南城县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我校庞婧老师执教《分数除法(一)》,吴小霞老师介绍科组特色,谢勐臻、谢丽纯两位老师分享单元整体教学下的思辨课堂,获得同行老师的高度赞赏。
2
宝安区百师晒好课活动
2022年5月,我校数学教师参加了宝安区的百师晒好课活动。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为例,展示学校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果,其中王金燕老师执教了《三角形分类》一课,罗海科老师执教了《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赖晓樱老师执教了《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三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创意无限,有很多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魏先玲、沈乐、冯昊、张怡、冀兵、吴小霞6位老师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进行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从回答问题学生点状分布、教师提问次数、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说话时间四个维度进行评课,并获得好评。
四、“展”字为荣,凸显基地引领
深圳市“减负提质”项目
暨宝安区三校联盟万师晒好课活动
2022年11月25日,由海港小学魏先玲副主任负责的深圳市“减负提质”项目暨宝安区海港小学海乐实验学校航城学校三校联盟的“万名教师晒好课”教研活动在海港小学拉开序幕。此次活动特邀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老师、宝安区教科院小学教研部刘琼主任、宝安区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维国老师和高雅老师莅监指导,线上参加人员还有宝安区的小学数学老师和远在河源的龙川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
Part.1
课例展示秀风采
《生活中的比》——执教:李 特
《生活中的比(试一试)》
——执教:吴小霞
《比的化简》——执教:张 怡
《比的应用》——执教:赖晓樱
Part.2
评课议课共提升
魏先玲副主任以其主持的省级课题《指向思辨能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索》的开题报告为契机,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数学科组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索方面所做的一些研究,同时,也对大单元整体教学做了一个整体解读。
冀兵老师从《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学情入手,详细阐述了六年级学生学习此单元的年龄特点、分析了学生学习此单元的已有知识经验,再结合每课的学前测的结果,得出此单元每一课时学生学习的起点,为执教老师们的精准执教助力。
沈乐老师以《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纵向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对比梳理体系两个方面展开,对此单元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构建分析,给出了大情境、大问题、三级目标、重难点、思辨工具以及课时划分方面的一些教学建议。
航城学校沈晓燕主任从回答问题学生点状分布和教师提问次数两大方面进行评课议课。
海港小学数学科组长黄金姬老师就四节课中教师的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航城学校的吴海燕老师借助微信小程序Class Eyes记录出了四位老师的教师说话时间课堂教学矩阵图。
Part.3
专家指导促成长
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李老师充分肯定了李特、吴小霞、张怡和赖晓樱四位老师的精彩课例呈现,并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问题的划分、教学过程的时间分配、教学策略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调动、处理课堂生成的智慧等方面给予了我们专业的指导。
宝安区教科院小学教研部刘琼主任对于此次活动凝练了三个词——感谢、肯定、期待。首先,刘主任感谢了李一鸣老师对宝安区小学数学教育的支持和关注。其次,刘主任肯定和强化此次活动的意义。最后,刘主任期待我们所有老师带着研究、带着目标做活动,提升活动后续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维国老师对于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张老师对于四位上课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此次的评课议课形式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诚挚地赞扬了此次活动的用心和成功,也提出活动之后要做好总结和梳理,让更多的学校可学习、可借鉴。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海港小学数学教师将谨记专家们的指导和期待,进一步发挥教研基地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以2022版新课标为引领,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以“问题引领”为导向,以“思辨课堂”为模型,以“大单元整体教学”为抓手,以“学习成长共同体”为依托,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和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提质。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