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读后感 | 让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更浓,效果更明显

2023/1/10 9:07:20  阅读:208 发布者:

读后感是很多同学们的“噩梦”,不管是暑假读书,还是上作文课都逃不掉,甚至连学校活动看个电影都要写观后感……

明明是喜欢读的书或是喜欢看的电影,却因为读后感或观后感产生抵触心理。那小学生怎么写读后感呢?

读后感是什么?

简单说,读后感就是你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哪怕只有几句话之后的感想。读后感也叫读书笔记,是一种应用文体。

比如:

这本书很有趣。

主人公太淘气了。

我也想和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具有超能力……

这些都是感想。

读后感不一定要长篇大论,它可以是几个你认为贴切的词语,可以是一段你内心的感悟,也可以是你联想到自身的体会。

但是也一定会有同学说:“怎么办?读完这本书我什么感想都没有啊!”

 别急,“没有感想”也是一种感想,至少说明这本书对你而言内容空洞,味同嚼蜡。

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因为老师布置了写读后感的作业……”

好吧……那不妨再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读后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一无所知到慢慢感知周围环境,从发现一片叶子的美,到探寻整棵树的葱翠,这是人类认知思维的发展。

但我们接触的事物毕竟有限,有一部分认知是我们通过五感可以习得的,还有一部分认知是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那就是读书。

在书本里认识世界,发现前所未知的事物时,总会伴随着我们的各种“脑洞大开”。

比如读《八十天环游世界》时,“我也要环游世界”这样的想法几乎伴随了整个阅读过程,从主人公曲折的经历,到所周游过国家的风土人情,全部成为了长大后美好的向往。

奇妙的是,虽然是同一本书,同样的内容,但是读后感每次都不一样。从最初的内容梗概记录,到对情节的感悟体会,到最后自己列了一份周游世界计划表……

这就是读后感,是将书本中的内容吸收消化,最终内化为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其实是两个过程,第一,把书读薄;第二,再把书读厚。

咦?书就那么多页,怎么变薄变厚?这里的“厚薄”并不是书的页数,而是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把书读薄

读完书,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概括出这本书讲了什么。

问问自己,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时间,发生在什么地方,由哪些人物,做了哪些事情,结果怎么样的故事。

用几句话梳理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这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

把书读厚

当概括出主要内容后,我们就要开始“把书读厚”的过程了。读后感不仅仅是写一篇文章那么简单,你还可以边阅读边标注,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写上你对某一段落的点评、疑惑和思考……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此积累,这本书是不是就被你读“厚”啦?最后把“厚”的部分进行梳理总结,读后感就不难写了。

比如:

摘抄下你最喜欢的一段话,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写下你有疑问的地方,尝试着能不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或者和老师同学交流。

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书中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帮助或启发。

但是,无论你用什么方式,用什么技巧来写读后感时,一定要记住一个字,“真”。

“真”的读过这本书。

“真”的进行了思考和理解。

“真”的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怎样写读后感”是一个需要慢慢体会并不断练习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养成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有什么好技巧?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可以简述的内容有很多,如篇名、作者、写作年代、内容概要等,都可以简述。

引述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不过,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原文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直接相关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亮明自己的观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读后感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围绕中心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是对观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围绕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富有时代气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这个“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另外,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观点,而不能盲目写作,致使前后脱节。

范文分享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我读的这本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我被她的故事深深感动。

这个故事写的是一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当她的父母都绝望的时候,他们请来家庭教师莎莉文来帮助小海伦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

刚开始,小海伦在家里属于一个小暴君,为了让她不再任性,莎莉文老师可是费了不少的劲呢!

起初,海伦的爸爸也不看好这个年轻又没有经验的小教师,但后来他开始信任莎莉文,配合她帮助小海伦。

小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走出黑暗的内心世界,不停地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让大家感到欣慰,让老师觉得感动,让同学们觉得惊讶!

最后,小海伦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佛大学!就这样,她还不停下自己的脚步,向全世界呼吁更多的人,让他们关心自己身边的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

然后写下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等器官。

我跟大家讨论了一下,大家都说海伦·凯勒真是身残志坚啊!即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还是不屈不挠、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种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许多,他们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霍金、爱迪生、帕尔曼……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整个暑假读的书里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了。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很值得让人敬佩。

书中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主人公鲁滨逊不屑守成,坚持自己要去航海的梦想,三番五次地抛开他爸爸给他创造的良好生活出海。

但是在航海的过程中,遭遇了海难,一整船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逃到了一个荒岛上,开始一无所有,但是他没有悲观,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及防御工事,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

最后他和被他救的一些伙伴一起逃出荒岛,在英格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佩服鲁滨逊的毅力和创造力,他可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活下来,还把那儿改造成了世外桃源。

虽然书中主人公因为坚持自己的梦想,吃了很多的苦头,可是我还是觉得他是自己的英雄。

在无人荒岛独自生活23(救了其他人后又生活了5),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一直在为再回故乡想方法。他这种坚持的精神是最可贵的,我们在学习中也最应该向他学习,坚持不懈、追求理想,最终理想一定会实现!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自从我看了《安徒生童话》这本后,令我十分着迷,童话故事十分有趣,十分精彩,从书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的作者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先生。

《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她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白白嫩嫩的公主,随后妻子就死了,于是国王又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妻子有2个女儿,她的心肠恶毒,对白雪公主充满了嫉妒,常常针对她。

妻子把白雪公主赶到森林,白雪公主温柔的性格使她在森林里结实了许多的朋友。

她们快快乐乐的在一起生活,然而,有一天,妻子知道白雪公主并没有死,就变成为老奶奶,把藏有毒的苹果拿给白雪公主吃,白雪公主吃了,随后就晕倒在地。

这时,王子赶来,亲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就醒过来了。最后,她们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了。

《安徒生童话》中每一个有趣的故事,都让我们明白了道理。

还有一个更加有趣的故事——“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傻皇帝被人骗的故事。

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聪明的人能看见这类骗人的话,就硬是说自己能看见,别自己骗自己,有看到就说有看到,没看到就说没看到。

《安徒生童话》里不接有这些,还有《海的女儿》《白雪皇后》《红舞鞋》《冰雪公主》《凤凰》《拇指姑娘》等更加有趣的故事等着我们去专心致志的阅读。

同学们,请你们去阅读这些有趣的故事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这本书的。你们一定会爱上这本书的。

《安徒生童话》真是一本很好的书呀,里面不仅有精彩的故事内容,还有种种道理呢!

读《红楼梦》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不愧是中国古典文学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同时它也代表了古典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和《红楼梦》中所写的贾家一样,是个“钟鸣鼎食”之家,曹雪芹身经荣华富贵到贫困潦倒的大悲欢,使他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清醒透彻的理解!

书中讲述了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贾府,与公子贾宝玉相恋,本来是一段完美的姻缘,却又因为王熙凤从中使用调包计,让贾宝玉娶了薛宝钗,以至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看到此处,我为他们感到痛心!

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贾家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崩溃,预示着旧制度必将走向没落的趋势。

曹雪芹从真实出发,写出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他书中刻画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形象,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人物有师徒四人和各路妖魔,师徒四人为取得真经奔赴十万八千里,西行路上坎坷不断,他们历经艰险,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西游记》里故事纷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片段了,据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白骨精就打起了唐僧的主意,怎么样才可以吃掉唐僧呢?

唐僧作为一个凡人不足为惧,可是他的身边还有三大高手呢!特别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几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他无可奈何,武功甚是了得。

“只有趁着悟空给唐僧化缘的时机了,我到时候再变成凡人的模样,他们定然认不出我的,一旦骗过他们,就可以逮住唐僧,吃到唐僧肉啦!”白骨精暗暗地计划着。

白骨精摇身一变,化成一个芳华正茂的二八少女,扭了扭腰肢,仔细端详了自己的模样,阴恻恻地笑了起来。

果然,悟空一走,白骨精就来到了唐僧、八戒、沙僧的面前,八戒一看,眼睛都瞪直了,脑子里全都是美女,丝毫没有怀疑她的身份。

白骨精还没来得及下手,悟空就回来了,他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吃素的,一下子便认出了妖精,劈头就打,白骨精抛下假尸,化成青烟落荒而逃。

唐僧三人还蒙在鼓里,还责怪悟空,冤枉他打死了平民百姓,让悟空心里好生委屈。

我读到这里,不禁想到了悟空平日里为唐僧斩妖除魔,可是唐僧却常常误会他,动不动就念紧箍咒,让悟空疼痛到翻滚在地上。

但是尽管这样,悟空还是坚持保护唐僧,识破妖精的奸计,将妖精打得现出原形,真的是了不起的英雄啊!

在《西游记》中,我最佩服孙悟空,我要学习他高强的本领,学习他坚持不懈、坚守正义的精神。

来源:梅语文

写好读后感的一些参考模式

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更感兴趣,教师不妨鼓励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记读书笔记。至于读书笔记的内容,美国的教育专家告诫说,千万不要只是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尊敬的家长和老师,您可以要求您的孩子(或学生)照着下面的方案去做:

 

1.想象你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根据“你”的经历和感受写一本日记。

2.给书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给他提提你的建议。

3.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经历了什么。

4.根据该书表现的某个主题写一篇短文。例如,如果该书的一个主题是爱,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并用上书中的例子。

5.创作一首诗歌、歌曲或一个故事来表现书中的人物、冲突或主题等。

6.根据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画一张画或图表,并作出相应的详细解释。

7.想象对书中某一人物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书中有关的内容,也可以问他其它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

8.回顾整本书的内容,给出你对这本书的评价。无论你认为这本书是有趣还是无趣,都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证明。你会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吗?为什么?

9.写出书中的主要问题或冲突,涉及到的人物,以及结局。

10.将下面这个句子填写完整:我喜欢(不喜欢)作者(或某一人物)……的方式,因为……(字数250300

11.描述一下你读这本书时的感受(愉快、悲伤、解脱、愤怒或充满希望等),并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12.为这本书设计一套试题。包括510道判断题,10道多项选择题,5道简答题,1篇作文。并制作1页完整的答案。

——摘自《彼岸的教育》

关于第二种,我曾经指导过学生写过,很有意思。而且学生的文章发表在《百家作文指导》上。

有兴趣的,请你看看吧——

[编者按]:有专家告诉我们:经典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我们在那里付出的每一分心力都将获得回报。这期就让我们听彭峰老师和他的弟子一起讲讲经典名著《水浒传》吧。

武松与酒

彭峰

中国古代的英雄好汉,酒常伴左右。

武松出场,是在柴进庄上。来柴进庄上的人大多是避难的。武松也是如此,他因为在青河县醉酒后和别人争论,一拳将别人打昏,以为那人死了,怕吃官司而逃来。可见,酒在这里不但没有“助长”武松的侠气,反倒让人觉得他是酗酒之徒——甚至柴大官人也不喜欢他,因为他在柴进庄上一年,只要吃醉酒,庄客们一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他就会大打出手。这里的酒是无事生非的酒,是肆意撒泼的酒!

武松扬名天下,是因为他在景阳冈打死了老虎。大家只知道他打死老虎,却不问他打虎实在是醉酒后的误打误撞。当时他路过景阳冈,一向爱酒的他一连喝了十八碗,店主极力劝阻都没用。最后,店主劝他别走,他却说店主想谋财害命。当他真看到县衙的告示时,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英雄作为吗?不是,因为他上山只是怕店主嘲笑,真是死要面子!他见了老虎以后很是害怕,当老虎扑来,“酒都变作冷汗出了”。这种情况下,害怕已经没用了,他只有跟老虎以死相拼。最后他终于将老虎打死。在我看来,如果没有酒壮胆,武松不会上山,当然后来的故事也就不会发生,可见,酒壮英雄胆,这酒真起了大作用——当然武松本身也是武艺高强的。因此,这里的酒是死要面子的酒,是艺高胆大的酒!

后来,他在状告嫂嫂与西门庆害死哥哥一案不成的情况下,请来了几个邻居,喝了七杯酒,然后叫人记下嫂嫂与西门庆谋害哥哥的口供。随后他将嫂嫂杀死,又赶到狮子楼杀死了西门庆。这七杯酒,是愤怒的酒,是悲痛的酒,是快意恩仇的酒!

再后来帮助施恩打蒋门神,一路上他喝了四五十碗酒。有了五六分醉,却装作十分。这却是为了借“醉酒”闹事。他没有直接去打蒋门神,而是先叫蒋夫人陪自己喝酒,结果把蒋夫人激怒了,引得她先奔出柜台要动手,这样他再动手就是“正当防卫”了,这是他机智之处。此时,酒是修理蒋门神的绝好“借口”,这里的酒是机智的酒!

酒,既显现了武松遭遇困境时借酒撒疯的酒徒形象,更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助他成就了英雄美名——是酒,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血肉丰满的活武松。

给林冲的一封信

五(2)班 杨宁

尊敬的林冲:

你好!这次来信是想给你提个建议,如果提得不对,请你谅解。

你正直、善良,但个性软弱。轻信小人是你悲剧的开始。由于你对恶势力一味忍让,以为这样息事宁人,可以保住地位,获取名利。但最终导致灾难降临,家破人亡,自己也被陷害坐牢。此时,你还在忍让,没有清醒过来,没有认识到恶势力的歹毒。他们并没有就此罢休,在你发配沧州时一再加害于你,可你对他们还抱有一线希望,对于坐牢发配没有怨言,仍然忍着,可见你实在是有点愚昧过头了。

毒蛇不会报答农夫的恩情,反而会恩将仇报。你虽然与人无争,可这些恶棍不置你于死地是决不会罢手的。到最后,你方才清醒,方才奋起反抗,可此时你已经家破人亡了。

如果你一开始就不轻易相信陆谦这样的小人,对黑暗社会早一点看清,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此致

敬礼!

杨宁

3月30日

鲁提辖的“打法”

五(2)班  杨尊

《水浒传》里的打斗非常有意思,比如同一个人与不同的人打斗是有异同的。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一共打了两个人,一个是郑屠,一个是店小二。打郑屠是因为其强迫民女做妾,打店小二是因为他阻拦受害的父女两人出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显然他打这两个人都是因为他正义的性格。这是“一同”。“另一同”是鲁达打店小二时,是“张开五指,对着店小儿脸上一掌,打得他口中吐血,再一拳,打落他两颗门牙”。打郑屠也是一样,他先“朝他小腹一脚,腾地一下,把郑屠踢倒在街中间,又上前一步,踏住他胸脯,握紧拳头,再是一拳,正打在郑屠鼻子上,直打得鲜血直流,鼻子歪在半边。接着,提起拳头来,对准郑屠眼眶眉梢几拳,将眼球打得迸出”。最后,他一拳“打在镇关西太阳穴上,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动弹不得”。可见,鲁达打人极狠。这种打法,说明他可能有严重的暴力倾向。

鲁达打这两个人时,除了这“两同”,还有“两异”。“一异”是鲁达打店小二是只动手,并没有骂,这说明他并不是要置店小二于死地。而打郑屠时,却一边骂,一边打,这说明鲁达最恨郑屠这样的人。他打死了郑屠还说郑屠装死,然后脱身而去。可见他看上去很粗鲁,实际上很机智。“另一异”是施耐庵写两次打人,所用笔墨有浓淡之分,写打店小二只少许笔墨,写打郑屠则用了很长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是在宣泄对郑屠之类的愤怒,也是名著刻画人物的经典之处。

从这“两同两异”中,我们感受到了鲁达的正义。正义的精神我们要继承,但他的粗鲁与暴力却是不可学的。

来源:彭文峰会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