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在学校和燕文化的引领下,围绕教研、常规、课堂、作业、项目式学习、评价等工作重点,努力构建“一研一主题、一级一特色、一科一品牌”的精品教研体系,着力打造和燕教研团队,赋能学生终身发展。2023年1月6日,学校举行了“以标为纲,深耕细研,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为主题的线上教学年会。
四年级语文教研团队
推进整本阅读 领略神话风采
2022年9月,新学期开学伊始,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团队的老师引领和燕少年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课标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历程,让书香满校园、满家庭、满心灵。通过深研课标、深挖教材、深入交流、深切完善,最终确定出了四年级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并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任务群的引导下不断推进,层层落实,通过故事小达人、读书记录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读书小报、创编神话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记录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所获,最终展开喜人的阅读之花。
二年级数学教研团队
二年级数学教研团队就教研组线上教研展开了细致的讲解,以“研讨助力聚智慧,思维碰撞有妙招”为主题,从课前篇,未雨绸缪方能彰显活力;课中篇,巧用信息技术提质增效;课后篇,智因趣长,趣因智生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课前5分钟,给学生分享《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在数学文化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观课量表等工具,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玩”中学、“做”中思、“思”中创,并利用信息技术定期组织学生自我展示和线上评价,评选出数学学习标兵和讲题小能手。课后,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性的作业:“角---小小设计师、乘法口诀---小小制作师、“思维导图--小小整理师、“解决问题"--小小讲题师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让知识真正内化于心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英语教研团队
英语组围绕“创新学科作业模式,提升学科育人实效”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汇报。参与本次教研工作总结汇报的都是各年级的优秀英语教师代表,她们是陈妍妍、王蕾、栾玉颖 和马瑜老师。通过老师们的汇报,我们了解到,为了让英语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地,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英语组的老师们本学期着重从创新作业学科模式着手,以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她们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基础等,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和评价。除常规性作业以外还设计了学生特别喜欢的拓展性作业供大家进行选择。有提升学生口语水平的“英语之声”“英语趣配音”,有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口语表达小剧场”“英语课本剧”,有帮助学生梳理识记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英语手抄报”,还有跨学科的项目化作业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设计了与之配套的评价系统,如“每日一星”“语音小达人”等,在创新作业的同时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创新性作业强化了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小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小学英语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小学英语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学习永远在路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相信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会让老师们的英语教学更加精彩纷呈,在小学英语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音乐教研团队
在本次“教学研究主题工作总结”会上,音乐组的郝娉婷老师做了题目为“关注音乐课堂 重视常规培养”分享。教学常规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是优质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常规因学科而异,尤其是在新课标实施时期,音乐课在构建其自身教学常规的同时更应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的做好音乐课课堂常规是音乐老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时间巩固强化,我们音乐老师还需要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创新,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教育,利用音乐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育教研团队
体育组汇报的主题是“基于多元化运动下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活力创新”分别从音乐的选择、内容的创编、组织形式的活力创新、课间操进退场秩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同学们跳起来、动起来、舞起来、跑起来,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同时落实了学生基本体育核心素养教育,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以更加健康的身心面对生活。
美术教研团队
课堂有活力 展示有创意
燕山小学美术学科组将“继续以课堂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0分钟的课堂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在2022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实践,各位教师根据日常授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本学期要解决的就是作业内容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能否带领学生尝试多种材料的制作、设计融合多元化作业形式?能否带领学生接触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做不仅能使作业的呈现更加丰富多样,还能够使学生通过利用画笔、颜料、纸张、粘土和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在寻找和使用综合材料创作的过程中,天性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内心的思想和情绪也得到充分的表达。在不同形式的创作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再结合有趣的故事、图片、图像让孩子自由观察和想象,挖掘孩子的创作潜能,提高孩子的手脑结合能力。
青年教师线上分享
3+3合作探究模式
潘舒婷老师线上教研经验分享提到,教研团队针对线上课的形式梳理出的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即3+3合作探究模式,即课前、课上、课下三次合作、三次探究。布置任务尝试动手探究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平时在学校不好实现但在家里比较好实现的作业,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创造情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问题、真操作、真体验中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双屏”共振
提质增效
孙德远老师就线上教学中使用“双屏教学”的做法和经验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孙老师从“双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双屏教学”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两大点进行了分享。在线上教学中使用“双屏教学”可以实现直播教学的互动评价、实现对学生状态的有效监督、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同时,借助多种软件还可以实现线上学习的高效便捷,一举多得。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师生互动频次更多了,交流更顺畅了,直播课氛围更浓了,学生学习更专注了。这种授课方式虽操作简单易学,但却能使教学效果大幅提升,真正实现线上教学的提质增效。
校长总结点评
最后,由高红燕校长对本次年会做总结点评。高校长充分肯定了老师们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同时指明了新学期的奋斗方向,提醒老师们继续加强自身学习,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提升育人育德能力。并给予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教学要以新课标为本,在课标中寻找关键词,落实到教材中,教法中。
2.研究本班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要做到眼中有学生,以学定教,以学生为重点。观察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改变,通过改变谈教学方法、路径、策略,通过改变谈学生提升的素养。
3.教学评要围绕课标,要有框架式教学思维,用教学图谱来呈现教学方法路径,让学生真体验真学习,在体验中提高素养,让学生真正成为那道闪亮的光。
4.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提炼,每一个学科都要形成拥有自己浓浓的学科味,以点带面,切记泛泛而谈。
5.老师们要树立课程观,拥有课程意识,要努力做出自己的校本课程,用研究引领自我成长。
6.年轻教师要有目标、有方法,多学多思,多研多悟。
高红燕校长的总结点评为老师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让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反思提炼,不同学科形成特色,研发课程,做出成果,形成成效。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接下来,我们燕山小学将继续在高红燕校长的引领下,在和燕文化的指引下,构建精品教研,打造和燕团队,用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在共研、共融中达到共生,以标为纲,深耕细研,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