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说课展示活动(十一)高中(历史)学科

2023/1/9 16:20:35  阅读:273 发布者: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陕教【2021199号)与《西安市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市政办发【202229号)要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举办“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说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具体指导我市今年秋季使用高中新教材的教师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大单元教学理念、育人方式转变、思维品质培养等。希望老师们能积极互动,大家一起深入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共同为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

西安市教科院院长解慧明

本次活动是西安市教科院经过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的线上学科大教研活动,共组织高中12个学科进行新课程新教材说课展示活动。活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专题讲座;二是对大单元教学常态课进行整体设计和说课展示;三是专家点评。该活动从1219日开始,每天2个学科,持续到1227日完成。本次活动覆盖高中全学科,市教科院教研员精心准备,不断研磨,对普通高中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在我市的有效实施必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西安市教科院副院长贾玲

高中(历史)学科专场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与《西安市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1226日下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行了“西安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新教材说课展示活动”。各区县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高中历史教研员、一线历史教师参加了此次线上大教研活动,西安市教科院高中历史教研员刘菊老师主持会议。

本次活动分为专题讲座、教师说课展示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

西安市教科院高中历史教研员刘菊老师作了《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实施策略》专题讲座。刘菊老师从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今秋使用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切入主题,在分析解读新课标核心要义、新教材主题文本整合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大概念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大概念的内涵、高中历史教学凝练大概念的有效途径。刘菊老师指出教师在新高考改革时代背景下,应立足于现有历史教育教学的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持续探寻有效路径,把大单元教学与高中历史课堂结合起来,通过改变教学策略以适配学生的学习,把各个单元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最终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第一节课例展示教师是来自西安市航天城一中的叶子龙老师,他给大家了分享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叶老师的说课在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围绕“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节课,凝练“新征程”的主题,将本课整合为三大部分——新觉醒、新方向、新目标,各部分通过精心选择材料,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去回眸五四运动的澎湃,去重温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辉煌。本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梳理线索,勾勒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第二节课例展示教师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田茂刚老师,田老师分享的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以“红色基因·精神谱系·智慧力量”立意。基于对“红色文化”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地图、历史

、长征日记、回忆录等史料资源,以“红色文化”为情景,从宏大叙事和微观细描的角度,有针对性的设计影响“井冈山、中央苏区、长征路线”红色文化形成的因素。教学过程以学习共同体为依托,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三单结合,环环相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立体场景的过程中体悟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期间的“人事物魂”,从而总结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复兴的历史经验。

西安航天城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长、陕西师大研究生院特聘专家肖先成老师认为田茂刚老师的课能够从学生立场出发,对高中教材删繁就简,切实减轻课堂负担。打破教材叙事情节,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抓手,重构历史场景,不落俗套。从主干知识的学术逻辑出发,打通学科核心与学术前沿联系,生成既有时代张力,又有历史定力的历史新课堂。肖老师指出叶子龙老师的课视野开阔,镜头由远及近,知识体系脉络清晰,知识联系逻辑顺畅。充分借鉴当前新教材课堂的整合方式,以大概念,大单元介入,将教材细节以“新”字串联,提纲挈领,引人注目。巧妙引用了高考开放试题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冲击——反应”模式,这一独特视角;注意数据,表格等历史资料的引入,激活历史的理性思维过程,彰显历史学科的科学意识。

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李树全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做了精彩点评。李老师指出叶子龙老师的课:第一、教学有立意,凸显本课教学价值和地位。第二、对教学内容处理得当,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第三、将本课教学置于中国近代史进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田茂刚老师的说课也受到李老师的高度称赞,认为他能根据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采取小组探究方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史料的选择和运用的比较精到,落实家国情怀;关注评价,重视作业设计。另外,李树全老师《中外历史纲要》也出了自己的几点教学思考。他总结道: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发生重大变化,教学容量非常巨大。用好新教材应从以下四点考虑:第一、教学要有单元意识,明确教学主题。第二、教学要有教材意识,把握教学方向。第三、教学要有学科意识,聚焦学科思维。第四、教学要有学生意识,关注学生发展。

本次专题活动,课例执教教师和专家就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实践大单元教学理念、育人方式转变、思维品质培养路径等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和交流,取得了可借鉴、可操作、可落实的成果,立足教学实际,充分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相信此次活动会激发高中历史教师继续进行教育教法方法改革的决心,不断提升师生学科素养,为我市高中历史教育添砖加瓦。

转自:“西安教育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