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无止境,善学如海 ——晋江第二实小晓聪校区三、四年级语文组开展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1/3 9:35:16  阅读:110 发布者:

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探讨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近日,晋江第二实小晓聪校区三、四年段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同伴合作教学研讨活动,王安泥老师、吴淑榕老师分别执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精读课文《海滨小城》一、二课时,黄培芬老师主评课,石琳老师制作微课,晓聪校区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听课、研讨。

王安泥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教学内容来引入课题《海滨小城》,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王老师首先借助描写海滨和小城美景的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并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了课文结构,让学生清晰地感知课文紧紧围绕课题《海滨小城》先写海滨、后写小城,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和沙滩的风光,还领略了庭院、公园和街道的美景。接着,王老师借助先前出示的第一组词语,让学生整理和排列海滨景物,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景物的。最后,王老师又通过设计填空,让学生把海滨景物放回段落里,读一读,填一填,借此发现作者写海滨的景物抓住了它们颜色的特点来写,从而引出写法:介绍一个地方的景物时,不仅要有一定的顺序,还要抓特点、写具体。整堂课既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习作方法的启发,学生收获颇丰。

本课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训练重点“围绕一个意思写”。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吴淑榕老师以“美景我欣赏”“美景我分享”“美景我介绍”三个环节为主线,教会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精讲第四自然段后,她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做到了“多思”“多读”“多讲”,强化了语言训练,而且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为了落实语用,以读促写,吴老师巧妙设置了链接生活实际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向别人介绍学校操场的美景,进而勾连了交流平台,让学生对关键语句的作用和位置有更深刻的认识。整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快乐的学习状态,课堂上的发言更是让听课老师频频点头。

每次研讨课后便是一场深入的教研。王安泥老师和吴淑榕老师先进行教学反思,随后其他老师针对这两堂课进行点评。

黄培芬老师主评,她认为王老师的教学有如下特点:其一,教学重难点清晰,注重一课一得;其二,词语教学有特色,分类后善于引导学生一组组识别、发现、总结,然后统整形成思维支架,便于学生掌握全文的结构。紧接着,黄老师又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教学亮点三个方面对吴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价。她认为吴老师整节课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入手,在教学中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边读课文边品赏文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都得到提升。其他老师也各抒己见,研讨氛围非常热烈。

有学必有长,有长必有悟。本次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虽然教研时间有限,但留给老师们的思考是无限的。今后老师们会在学习、实践与反思中,将所学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把美好的夙愿和对课程的思考装入行囊,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一路生花!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