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 | 温州瑞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创新设计——瑞安市小学科学东部联盟教研活动

2022/12/30 14:02:19  阅读:152 发布者:

为了加强区域教研联盟建设,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样态研究,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以“实践探究”为核心素养的新目标,1213日,瑞安市小学科学东部联盟教研活动在场桥第二小学如期开展。

一、课例展示

场桥二小的黄静老师与四(3)班学生一起为老师们展示了课例《运动的小车》。本节课黄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学校需要招聘一批“安全标志讲解员”的情境,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项目的学习培训,最后对“讲解员”进行招聘考核。

小车具有能量吗?如何看出呢?在黄老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利用三个不同的坡度,使运动的小车具有不同的速度,并撞击木块行驶不同的距离,从而发现小车行驶速度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对安全标志进行讲解,最后再进行自评和他评。

紧接着是由莘塍中心小学的何婷婷老师和五(3)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身体的运动》。何老师从带领大家一起做手臂室内操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手臂中哪些具体的部位参加了运动,从而展开后续的探究。举哑铃的活动中,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举哑铃过程中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出骨、关节、肌肉协同工作的过程。进而展开第二个活动——制作模型,即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模型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以此验证自己的推测,经历了体验——推测——建模的认知过程。

二、观点报告

第二环节,由塘下二小的薛乐意老师和莘塍实验小学的林新新老师分别就今日的教研主题展开观点报告。

薛乐意老师在《如何引领学生爬坑——基于课堂微项目化学习的思考》中把微项目化学习比作学生爬坑,讲述了如何基于新课标和教材把握核心知识、能力与素养,并结合黄静老师的课例详细分析了如何挖好一个合适的坑,再基于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最后依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方案。

林新新老师从朱潮海老师对小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范畴的理解出发,讲到探究实践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分析比较了三个版本的小学科学课标。林老师结合何婷婷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与老师们分享了她对新课标的理解。《身体的运动》一课中,通过让学生制作一个实物模型去呈现人体运动,从而让学生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工作原理,这一活动的设计非常贴合新课标中强调要用自制的简单装置及实验模型验证某些原理设想的理念。

三、总结环节

最后,本次活动在塘下学区教研组长吴一锚老师的发言中落下帷幕。他提出,新课标、新教材又再一次让全体科学教师面临新挑战。科学学习是思维火花的碰撞,犹如一场场头脑风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希望我们以实践课堂为载体,创造发生。

来源:瑞安小科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