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无止境,心中有“数”——记南通开发区小学数学“慧学课堂”教学展示暨“学为中心”的小先生制教学研讨活动
2022/12/29 10:50:21 阅读:115 发布者:
开发区小学数学教学展示研讨
“研”无止境
心中有“数”
慧学课堂 学为中心
冬意渐浓,时光清浅,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芳华沉香流年。2022年11月17日,在最美的初冬,我们相约在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育才校区,开展了开发区小学数学“慧学课堂”教学展示暨“学为中心”的小先生制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小学数学研训员杨万东从一道探究操作题引入课堂,注重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链接,再以一个小小的测试让学生明白“审题”的重要性。整节课学生们在练习中对比、交流、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审题认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传授一定的审题技巧,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
魏程存老师从“双十一”促销引入,学生通过一系列摸球游戏,经历了从“可能”到“一定”再到“不可能”的转变过程,也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对随机现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整节课,以直观教学为主,用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中发现,发现中感悟,感悟中发展。
范诚成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在解决问题时围绕关键条件展开思考,抓住教学重点,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策略,在回顾反思中建构策略。整节课范主任以流程图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过渡。
李喜欣老师课堂上带领孩子逐一点拨,引导学生抓关键,突出本质,找出隐藏在两种思路背后的共同点:都是假设成同一种杯子,先求出一个未知量,再求出另一个未知量。假设策略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交流中由模糊到明晰,思维得到拔节、生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假设策略,更充分经历假设的过程,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合理地运用假设的策略。
主题讲座
邵莹老师分享了“小先生制”下数学“德性”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从突破传统思维、挖掘德性资源、创设教育情景、优化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具体做法,既有理论表述,也有教学实例佐证,深入浅出,剖析深刻,可行性较强。
顾晓飞老师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对比,从整体结构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核心理念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展开解读。并列举了课程内容中的实例和一些具体的课例,让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编写意图及如何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有了深入的认识。
专家引领
崇川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研训员居海霞就“深度挖掘教材 为优质作业研发赋能”为此次活动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首先,居主任带大家研读了2022新课标的前沿文献,为大单元教学下的作业设计提供了许多思路和方法。按照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观察“学生学习结果表现”——设计“作业类型”这一过程,精心设计巩固知识、理解概念、迁移应用、联系反思等不同类型的作业,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居主任从教材出发,带领教师先思考教材中的一道图形题,然后根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尝试设计改编题,再进一步加工,比较出他们的面积大小。居主任的演讲引人入胜,循序渐进,不断引导教师思考如何设计题目。
接着,居主任还强调知识之间的连接,讲述数对和图形的运动可以组合起来,乘法计算可以和图形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不同年级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题目重现在学生面前,考察学生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
通过居主任的指导,教师们纷纷参与数学题的设计,擦出不同的思维火花,迸发出无限的可能。
活动小结
最后,杨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他鼓励每位数学教师积极参加活动,踊跃展示自己。深秋迟暮,新冬可期,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是教师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转自:“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