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公开课
青春是一首诗,
隽永的字句里流露出理想的渴望。
青春是一幅画,
斑斓的色彩中描绘着未来的理想。
初登讲台的我们,
用热情和智慧去磨砺、去探索、去开拓,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
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人生舞台。
本次亮相课我执教的课题是二年级下册的《认识线段》。听完朱莹、姜申群两位师父以及一、二年级组数学老师的评课之后,我有以下感悟:
1. 钻研教材是备好课的第一要义。师父朱莹老师指出新教师准备一节课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追求亮点,而是要去除浮于表面的东西,抓住数学的本质。备课时“吃透”教材,教材上的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咀嚼,从而提升自己分析研读教材的能力。对于习题的处理最好思考每一道题的价值,数学的学习是具有连贯性与整体性的,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与已学的经验、后续的知识融会贯通。
2.静下心来去“磨”。数学课堂中的每句话都要经得起推敲。师父姜申群老师评课时指出“本节课中我有重复学生回答的现象,数学的语言要简洁而严谨”。作为新教师的我们,缺乏课堂教学经验,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说出的每句话应当都是我们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之后而来的。
初入杏坛,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与前辈老师们共同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埋下头来学习,夯实自己的基础,在实小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
戴舒欣
作为一名新老师,成长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尽快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样成长也需要一定的舞台,而学校为我们新教师准备的“亮相课”这一展现自我的舞台,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这次公开课的历程让我感受颇多。
接到周二就要上课的通知,顿时让我慌了神,心里顿生丝丝惬意,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难得锻炼的机会,因此摆在我面前的只有四个字:迎难而上。迅速联系老师,借班试教,师父们也腾出宝贵的时间给与指导,第一次的试教让我发现种种问题,教案不熟悉,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课程设计显得仓促着急。对于这些问题,朱莹校长和卫林灵老师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修改教案,每一个环节该如何衔接过渡,学生会有哪些想法,做出种种预设等等,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11月29日,战斗正式开始。面对这么多老师我依然有点紧张。当听到“老师好”我静下心来,因为课要开始了。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学生也都认真听讲,特别配合。但由于自己的紧张也犯了不小的失误。
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过去了,让我感受颇多。同学们的配合让我很感动,师父们课前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师们对我的不吝赐教让我收获成长。但是通过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板书设计不美观,课堂中出现无法预料的事情缺乏解决经验,对问题的设置要关注有没有联系。
总之,这次公开课的顺利进行,我很感谢我的师父们,给了我很大帮助,虽然这次公开课上完之后,留下一些遗憾,但我想我会在以后工作中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
姚雪琼
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操场边的冬青树在寒风中摇曳起舞,一如我此刻忐忑不安的心。因为马上要轮到我---一个新入职的老师进行亮相课的展示。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前行,我手捧着反复斟酌、修改过的教案一遍一遍地背着,生怕漏掉了一个个重要环节。随着铃声响起、我怀揣着师父的鼓励惴惴不安地走上讲台,开始了第一次亮相课。
课始,我紧握着详案,生怕想不起哪个教学环节可以随时翻看……然而,真是越怕什么就来什么,“意外”在刚进入新授课时就发生了,我所预设的答案“二分之一”在多次提示下没有学生能说出来。而这一刻没有办法从紧握着的详案中找到答案,我有片刻慌神,也正是在这一刻,我明白了没有任何一堂课可以完全按着预想,更没有任何一堂课可以被一个详案“框着”,面对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育的应变机智,而不是“画地为牢”。于是我迅速放下了充分准备的教学详案,开始“自由发挥”。这一刻,我之前压着的所有紧张、谨慎地情绪得到了释怀......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用饱满的激情进行了授课,充分调到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一堂愉悦的数学课《认识几分之一》在我和孩子们的互动中顺利结束了。
课毕,师父司永梅老师和凌志红老师以这节展示课为载体进行研讨,让我受益匪浅。表扬了我授课时表情丰富,抑扬顿挫,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也提出了不足,使我认识到上好一堂课要精讲精练,把控好时间;板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不能连笔,展示的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要注意每一个细节。
走出教室,冬青树依然挺立在寒风中摇曳。初入三尺讲台的我,信念满满,面对挑战,也会迎难而上!
邢智超
既期待又忐忑,迎来了第一次新教师亮相课。其实说实话,刚开始听说要上公开课,对于刚入职的我心里顿生丝丝怯意,感觉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在两位师父苏平老师和王婷玉老师的帮助和悉心指导,亮相课圆满结束。
从选课题到备课到试教再到亮相,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成长。在亮相之前,我找了两个班进行了试教,本以为一次会比一次更好,但结果总是跟预期的不一样。第一次试教,由于某一环节的遗忘,导致后面的互动有些许凌乱,过渡语的设计有所欠缺。第二次试教,我信心满满,对于教案中的环节非常熟悉,但是还是出现了状况,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有出入,需要我通过一次次的引导才能回答到点子上。每一次的试教都会让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和教育经验,但幸运的是我的两位师父及时指出了我的问题以及在教态教语上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发现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备好教案,还要备学生,不断磨练,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完善。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我需要加强自己的教育机智,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加以引导学生数学素养的产生。
虽然第一次亮相课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的成长才刚刚开始,在往后的时光中,我会在这片教育沃土上,不断突破自我,奋力前行,绽放风采。
章子枫
令人期待又忐忑的亮相课顺利结束了!这次亮相课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磨课的“痛苦”与喜悦。我由衷地感谢我的师父吴珏老师,她在整个备课、试课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在备课初期我对教材理解还不够到位,流于形式漂亮,忽略了理解教材的环节。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总结出重点、难点,再想各种方法突破这些难点从而构架出这节课。磨课中吴老师也提出我的很多小毛病,例如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口头语比较多;会无意重复学生说的话;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等等。经过多次磨课,我的小毛病在减少,并且在平时的课堂里也在注意改正这些问题。
在磨课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反复修改的新授环节,我将新授环节“围菜园”中的问题进行了改动,与书上问题相比,修改后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教案预期是希望学生能有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但是理想很丰满,试课很“骨感”。经过试课,我们发现效果不佳。于是吴老师帮助我一起不断地改进新授环节,细致到每个问题该怎样提出、课件的呈现怎样更精简、小组合作怎样有效实行、学习单怎样合理设计,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正式开始上课时,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但寥寥无几举起的手让我有些慌了神。在前几次的试课中我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但这一次我很快镇定下来,用“给自己鼓个掌”“表扬这两位手举的高高的同学”这些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因此受到鼓舞,每个环节虽然与预想有所出入,但这也正是课堂的魅力所在。
每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一些思考,为什么学生举起的手不多?是不是问的问题还不够到位?也许下次上课再多些激情和笑容孩子们举起的手会比现在多!遗憾的同时也得到了师父和前辈老师们的反馈,我相信有遗憾才会有进步。
通过这次亮相课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教师,多听,多学,多练,多思,才能实现成长。每一次的迈步都是成长,反思不断,收获满满,关关难过努力过!结束短暂的焦灼,未来继续砥砺前行!
杨兰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教学之路漫漫,在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不断完善自己,以更好的心态、更高的教学质量,在成长路上继续前行,让青春飞扬闪亮!
转自:“南通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