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幼小”在衔接 “艺体”启成长 -----记南通市实验小学艺体学科“幼小衔接“教学展示活动”

2022/12/21 17:16:38  阅读:247 发布者:

“幼小”在衔接

“艺体”启成长  

 记南通市实验小学艺体学科“幼小衔接“教学展示活动”

阳光暖和舒适,秋风恬静温柔。近日,南通市实验小学分别开展了体育、美术和音乐学科的 “幼小衔接”教学展示活动。

- NO.01 -

体育

张天闻老师的《和小猫做游戏》一课,利用猜谜语来引导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物:小猫。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小猫爬行的动作并且模仿小猫爬行去找到自己的“家”。同时利用小猫的儿歌带领同学们进行热身,通过小猫抓老鼠的情景,让学生来体验爬行的乐趣,然后通过单人爬行,单人投沙包去爬行练习,双人爬行练习,进一步让孩子学会爬行的动作方法。最后,小组四人爬行将本课推向了高潮,充分让孩子们体会了相互配合的乐趣。

评课:

夏国祥老师:在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张老师能够利用情境导入,把同学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小猫,利用模仿猫的动作进行热身,孩子们不仅十分投入认真,且热身效果很好,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课的基本部分,张老师不仅能够遵循技能的学习规律,让孩子们由易到难,逐步逐步的增加要求,提高锻炼的难度,而且还能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变化不同的情境,比如一会向前吃鱼,一会又向左右挪动抓老鼠,孩子们不仅做的认真符合要求,而且乐在其中,在乐中学,又因学而乐。

薛沁老师:张老师能抓住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语言描述、教师示范、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 NO.02 -

美术

俞多多老师执教的《鱼儿游游》一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一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

首先从谜语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欣赏视频《海底世界》,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接着让他们学会观察,感知鱼儿的形状,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夸张,甚至抽象,更具有表现力。最后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大量的海洋鱼

,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评课:

张慎蓓主任:本学期我们美术学科侧重于对幼小衔接课程开展了研究,更加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让一年级学生充分感受色彩美、线条美。俞多多老师今天执教的幼小衔接课《鱼儿游游》,特别注重引导一年级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表达,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表达情感,完成创意作品,兴趣盎然。

明婧老师:《鱼儿游游》一课俞多多老师从学生兴趣的海底世界导入,激起学生对鱼的好奇和喜爱。课堂新授部分俞老师从鱼的外形、结构、花纹、色彩四个方面了解鱼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学科特色,先观察后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突破难点上,俞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爱动的特征,跟随视频伸出手模仿鱼儿游动的姿态做手指操,很好的感知了鱼儿游动的姿态,并使用“弯曲身体”、“摆动鱼鳍、鱼尾”来概括鱼的动作。最后作业展示,俞老师鼓励学生把完成的小鱼贴在海底世界,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

陈思老师:俞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小谜语,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题,又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学习鱼儿律动、玩一玩手指舞,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通过观察不同鱼的形状,用几何图形概括基本型,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欣赏各种形式的鱼,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课堂中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在画、剪、拼等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协作精神。

- NO.03 -

音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玩中学是最快乐的,所以朱婷老师在教学中结合歌曲的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被深深吸引,投入到歌曲学习中去。动作设计抓住“劳动”与“合作”的两大特点。与曲调的精练相适应,动作设计也简单易做,形象鲜明,反复突出。如用“嗨哟嗨哟嗨哟”声启发孩子模仿并设计动作,用身体、声音感受使出全力的感觉。创设情境,中间的数板结合节奏的传递模仿蚂蚁世界用“触角”信息传递,最后齐心协力地搬米粒,让孩子们分小组,边唱边表演,感受团结的力量。

评课:

刘昕校长: 朱婷老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抓住了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以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景表演、发现身边的音乐为主要内容,激发了孩子们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获得音乐体验。在歌唱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我们的音乐课要遵从“以美育人”的主旨,课堂上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让音乐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卢静主任: 朱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面向全体幼儿,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能扮演好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但加强情境性体验是幼小有效衔接的关键,小学可以进一步尝试借助游戏情境组织教学,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范海燕老师:朱老师精心设计课堂,通过节奏、音高等音乐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适合低年级儿童的音乐感知。

转自:“南通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