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走进有趣的“容量世界”——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四年级数学特色活动

2022/12/21 16:31:28  阅读:284 发布者:

新的一学期,我们认识了两个容量单位:升和毫升。通过单元整体预习,我们产生了不少问题:容量单位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是多少?该怎么去测量这些容器的容量?1升、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建立量感,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容量世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体悟、不断收获!

活动一:“身边容量我来找”

生活中不缺少数学,只是缺少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不找不知道,原来家里、超市,很多熟悉的物品上都标注了“升”与“毫升”。看一看、比一比、掂一掂,“升”和“毫升”变得不再陌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们还了解到家里的烧水壶、水杯等常见容器的容量,倒一倒、量一量、尝一尝,不知不觉中,这些熟悉的容器,成了我们“测量”其他容器容量的参照物。

活动二:“一升量器我来做”

为了更好、更准确地测量身边容器的容量,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标准去比对,这个标准是什么呢?怎么做才准确呢?我们开动脑筋,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到:一升的自来水大约是1千克,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大约能装一升的液体……通过各种方法,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1升量器。课上,老师组织我们交流制作量器的方法与经验,还跟标准的量器进行了比较。

活动三:“自制乐器我来玩”

科学老师告诉我们: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当同样的水杯里放入不同量的水时,振动的频率就会不一样,也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听了科学老师的介绍,我们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回家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找来很多容器,开启了乐器自制演奏之旅。快来听听我们的演奏吧!

活动四:“容量世界我来画”

有趣的数学活动之后,我们在班级里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除了升和毫升,还有其他的容量单位吗?制作一升量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古代或者国外在测量容量时,用的是什么样的单位?为什么升不是国际通用单位?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行分组,继续探索有趣的“容量世界”,将此次活动的收获和分组探索的结果用数学绘画日记的方式整理出来。

转自:“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