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 守正创新 -
专家引领明方向
课堂教学展风采
晋江市实验小学
第九届名师发展团队教学展示活动
-♥-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优秀教师的骨干示范作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提质增效的课堂新样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晋江市实验小学于2022年12月14日举办第九届名师发展团队教学展示活动。
参与活动的有:晋江市各教委(育)办学科教研员、各市直小学教学骨干、山海协作校三明市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数学教师、晋江市实验小学联片发展共同体教师代表以及晋江市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共300多名教师参与。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科室罗鸣亮主任、泉州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苏茜茗老师做点评与指导。
本场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上午8时15分在蔡星孟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活动一
课堂实践—风采绽放
首先是三位骨干教师分别展示的三节以项目式学习理念设计的课例。
第一节由杜米琴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杜老师以单元主题“可能性”导入,以“事件发生的结果,事先能确定吗?”为驱动问题,设计“硬币落下后,哪面朝上?”“每个盒子里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有几种可能”为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在掷硬币与摸球的活动中,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通过随机现象与必然现象的对比,充分感受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在巩固练习中,拓展了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进一步体现了单元整体备课的思路,在掷硬币的试验视频中,引导学生感受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进一步发展了数据意识。最后,呈现了项目式学习评价表,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反思、提升、收获。
第二节由陈达伦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买文具》。陈老师立足单元主题“除法”,以“如何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为核心问题,驱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以“80元可以买几个书包”为驱动问题的探究任务中,通过多样化算法,明晰了口算除法的算理,算法。在“160元可以买几个计算器”的活动中,巩固竖式计算的算法。通过联系除数是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已有经验,剖析了除法是在分数位计算,即分计数单位个数,直击知识的本质。在最后练习的环节中,一道看图列算式,有趣更有理,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与运算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第三节由张河山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张老师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围绕他们提出的“生活中有什么比?”、“比是什么?”、“生活中的比有什么作用?”展开了探究活动。在寻找
为什么像的过程中,逐步揭开“比”的面纱,理解比的意义,发展了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通过回顾探究的过程,发现比与除法的联系,明确了比表示两个数的除法关系与不同表达形式,并在应用相等比值设计相似照片中发展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最后回到生活中还有什么比?发展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将“三会”融于课堂之中,实现了核心素养的落地。
活动二
课例说明—多维诠释
三节展示课后,三位执教老师分别做了课例说明。三位老师从课标要求、不同版本的教材解读、核心问题、驱动问题的确立,学生学习任务单,练习单、项目式学习评价表的设计等多维诠释。追根溯源,道反思、提困惑,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引发老师们的思考。
活动三
专家指引—知明而行
随后罗鸣亮主任和苏茜茗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引。
苏老师肯定了晋江实小数学团队以学习单为抓手,促进项目化学习落实,让核心素养落地的做法,从“核心素养”、“核心目标”、“具体目标”、“任务设计”、“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三节课进行剖析,指出课例交流展示的老师均能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思考,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以退为进,在师生、生生、生本等多维的互动中,明晰学科本质,注重具体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促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习目标达成。提出“情境”带动“主动思考”,以“任务”带动“深度探究”,“互动”带动“合作学习”,深化“精问、少言、善等”的课堂样态。
罗主任指出课堂学习评价的三个维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关键能力。肯定三节课尊重教材,实现价值;看见思考,触发学习;关注评价,发挥作用。强调教材提供学习主题,呈现知识结构,指明学习的基本线索;基于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指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可以借助生活实例说理,利用数学知识说理,数形结合说理;以项目式学习评价表指出评价注意方式丰富,维度多元,主体多样,结果呈现,发挥评价的重要作用。在肯定三节课可借鉴可模仿的同时,罗主任指出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追问、提炼和总结,启发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和表达。
活动四
卷入研讨—学思践悟
下午,罗主任带来《改变学习方式,让课堂走向深处》的精彩专题讲座。
方寸小屏,期许无限,虽无法亲临现场指导,罗主任,以妙趣横生的语言,用一个个亲历的案例分享、一段段课堂切片的观摩,以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结合自己的深入研究,从为什么需要改变与怎么改变两个方面,点“鸣”、拨“亮”了学习方式改变的路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效率的追求,在问题驱动式的互动研讨中,老师们学习了、思考了,深刻感悟:变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可以做到精问、少言、善等,选择能引发思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推动学生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素养形成。
积跬步以至千里,纳名师之长以厚己。一个个的课例设计从思考到实践,一届届的课堂教学展示各美其美,见证着作为泉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泉州市教科所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构建以学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不懈的追求与努力。我校数学团队将赓续初心,内炼深造,将知识通过科学地教育能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转自:“晋江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