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学习任务群”,探索教学新模式---鄢陵县实验小学炊华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2022/12/21 11:37:33  阅读:408 发布者:

炊华名师工作室

鄢陵县实验小学实验小学

冬日共研,催开一树梅香;追梦语文,沉醉一路芬芳。为深入落实2022版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理念,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1217日下午,炊华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云端,线上开展了以“聚焦‘学习任务群’,探索教学新模式”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炊华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全体工作室成员一起观看了王俊嫦老师录制的一节文言文《王戎不取道边李》。王俊嫦老师从教学实践的视角,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单为载体,建构“语文学习任务群”,对新课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尝试。

王老师这节课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清晰。她先以古文形式作介绍导入新课,然后根据注释解题直指言语,接着顺着言语读准字音,再抓住言语读好停顿,之后紧扣言语理解意思,让学生复述故事,最后再进行拓展阅读。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而老师只是点拨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研讨交流阶段,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王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李素贞老师: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第二学段对于古诗文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诵读是学习古文的重要途径,是通向文言文世界的桥梁。本节课王老师在初步读课文以后,把古书中的文言文以竖写形式展示给学生来读。我觉得古书文言文竖写的朗读应该放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因为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才会有节奏地朗读。

王会娟老师:《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推理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语言简洁,仅仅有49个字,但是内涵却十分丰富。反思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整节课目标的制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而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的一切意义都在于学生的发展,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基于学生的学情,初步朗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李燕老师:王老师的这节课将识字、写字、文言文知识点的教学分散在整堂课之中,使教学既活泼又扎实。“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只弹出万般音”,王老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整个课堂围绕了王戎的人物形象设置问题,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建议为更好体现单元语文要素,在学习“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一句时,可趁机启发学生以文中不同的人物角色表达自己对“道旁李”的看法,激发学生发言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可让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对王戎的“聪慧”有进一步的认识。

赵梦老师:王老师的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设计了以读为本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文言文。在多形式的阅读中掌握文章大意从而能复述课文。王老师这节课重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辨性表达,通过对比,辩论,分享,让孩子们在自然而然中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领悟文章哲理。

畅所欲言指迷津,柳暗花明见一村。最后,主持人炊华老师对这节课进行精彩点评并发表意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们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重点要突出“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对照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依据王俊嫦老师的这节课,在进行任务群设计时,如果以“和古人交朋友”为学习主题情境,创设三个基础任务和一个拓展任务,在情境和活动中突出“学习任务群”的三大特征,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岂不更好?

整个过程可设计四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我会读古文”。读的过程是学生实践和感知的过程,学生在读准读通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以竖线划分停顿,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这一过程,是学生通过“读”加深对文言文认识的过程,也是感知音韵美,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的过程,渗透着对文化自信、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养。

任务二:“讲古人故事”。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悉了文本,并且对文意有了基本感知。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故事复述或者情景剧表演。故事复述要求学生说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情景剧表演时,可借助想象力完善和补全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状态和语言,让表演更加鲜活,表演的过程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充分体现“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

任务三:“和古人交朋友”。在学生熟悉文本、情节的基础上,本任务着眼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了解,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你觉得王戎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想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学生陈述理由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发现王戎推断的思维过程,他如何得出“此必苦李”的结论。从而体现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特征。

任务四:“古代朋友还很多”。作为拓展任务,主要方向是进行阅读和文化背景的拓展,比如,给学生推荐短小精彩的文言文故事如望梅止渴、文彦博灌水浮球、王戎观虎等,供学生自选阅读,加深对文言文的感知,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故事会或成果分享会,进一步突出任务群设计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文言文是了解中华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难点。我们应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理念,通过落实“学习任务群”理念,推动文言文教学实践,形成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份高质量的指导,能让教师对任务群的概念有总体把握;一个好的课程设计,能将任务群在教学中落地生根。工作室的本次活动,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我们应把新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中,在教与学的变革中深耕细作,稳步成长,且学且实践。

转自:“鄢陵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