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课程思政,融合教学,骨干示范——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承办“第十三届骨干教师风格课”展示活动(技能科专场)
2022/12/21 9:25:42 阅读:415 发布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践行2022版课标新理念,打造课堂新样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教科研力量,2022年12月13日,由晋江市教育局主办,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承办的第十三届“骨干教师风格课”展示活动(技能科专场)如期在腾讯会议举行,活动由泉州市骨干教师洪敏英老师主持。
本场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学科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探究。三位承担公开课教学的骨干教师聚焦五年级各学科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知识,探究如何通过挖掘、提炼蕴含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各门课程各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状态,丰富课程资源,从而引发学生对认知、行为及情感的认同。
体育与健康:
《多种方式的接力跑游戏》
第一节课,晋江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陈邵国执教《多种方式的接力跑游戏》。课堂上,陈老师基于学科本位,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呈现“说”体育、“算”体育、“唱”体育等“跨学科融合”教学,开展学科多元共振,充分发挥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综合效果。其次,基于“双减”,以“赛”的形式,达到“练”的目的,探索跑的启动、途中跑及接近目标减速的技巧,将“学”的内容融入“练”与“赛”中,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让学生自始至终,身体力行,健康第一,提升体育课的效率。
本课指导老师泉州市骨干教师吴金专作课例说明。
英语
《Don't shout,please!》
第二节课,泉州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林华明执教《Don't shout, please!》。林老师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导向下,围绕“争做文明小主人”的红领巾争章情景,在跨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两大主题中,结合学习任务单,开展基于文本结构的阅读教学。由Rap热身——情景引思——问题促思——补白融思——任务拓思等阶梯螺旋上升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否定祈使句句型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帮助学生在文本基础上了解Giving Warnings的不同形式,并在活动中利用所学语法句型和知识达成较为流畅的口头输出与动手实践等语言输出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在面对不文明现象能及时做出警告和劝说,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自觉遵守公约规则,在做人做事中培养规则意识。
本课指导老师泉州市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蔡雅斯作课例说明。
道德与法治
《好山好水好风光》
第三节课,晋江市骨干教师陈美旋老师执教《好山好水好风光》。陈老师探索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素养提升和能力培养上面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台。在课的一开始,师生承接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立了“好山好水推介会”学习项目,并成立了六个推介小组。陈老师设置了两个驱动型问题让学生思考推介什么,怎么推介,由此形成前置性的评价标准,将学习成果可视化,帮助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度。在课的后半段,陈老师做了一次成果的梳理、提升、转化,给足了道德成长的支架,引领学生达成“政治认同”的素养目标。
本课指导老师泉州市骨干教师张玉红作课例说明。
船行千里靠舵手。此次活动,学校特邀泉州市教科所科研处柳惠斌主任作专业点评及引领。柳主任首先对晋江二小学校层面及活动组织层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柳主任以“启思维,巧育人”为主线,点评陈邵国老师的体育课例。他认为陈老师的课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了多种新式的接力跑游戏,在游戏中启发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感人事迹以及学生自身体验,达到“以体育人”的目的。本堂课,亮点多多:一、课程内容设计好;二、以生为本巧育人;三、落实常赛强体质。而听林华明老师的英语课堂是美好的享受与智慧的碰撞:一、落实立德树人,无痕渗透文明素养,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二、注重单元整体,落实大单元整合;三、匠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善学巧学。陈美旋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情境鲜活,活动有深度有价值。一、依托课程主题,设立项目化学习;二、优化核心问题,聚合高阶思维培养;三、注重项目评价,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此外,柳主任还对三节课的评价方式、分层评价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体现了二小技能学科团队的教科研精神及在专业成长路上奋进的足印。老师们将在新时代五育融合的理念下,继续深入学习并落实新课标理念,强化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中,为培养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奋斗。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