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小·线上教学】学思结合新课标,集备共研大单元——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北校区二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纪实
2022/12/21 9:11:17 阅读:236 发布者:
2022版语文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探索大单元教学,充分挖掘育人价值。为探索新课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使学生在整体情境,具体活动中实践、习得、反思和发展,11月8日下午,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北校区二年级语文组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及理念,开展了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主题的大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语文教研员刘洋主任组织,年级备课组长孙雪莲老师主持,北校区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会并发言。
会议首先由备课组长孙雪莲老师对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大单元设计思路以及课例展示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读。她指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在于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学会明白是非并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语文训练要素则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习表达。
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本单元以“小故事 大舞台”为总的任务情境,将内容整合成看剧本、挑剧本、定剧本、演剧本共四个子任务,设计了连贯而综合、生动而深刻的活动来展开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朗读、表达等内容的开展有机地整合在了任务活动中。
杨立华老师结合本单元舞台剧的教学情境,以文章的三次对话为抓手,将《坐井观天》的课文分四幕展开,依次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开端、高潮和结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感悟故事主题。
邵珠霞老师充分抓住《寒号鸟》中时间变化的特点,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的时间顺序,描述出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做窝的不同的态度、做法和结果。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传递出了做事不能得过且过,要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杨宁老师设计的《我要的是葫芦》以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发现葫芦的生长变化,课文插图对比鲜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刘金洁老师对“剧本我来编”进行了详细解读,以“剧本人物亮相”、“评价故事人物”、“领悟故事道理”和“续编故事结尾”的思路对《坐井观天》进行了续编课例展示,并精心设计了《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两篇课文的续编作业单。
为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化“教学评一体化”,沈盈老师和张衍红老师设计了“好剧本我推荐”的摘星环节,从剧本名称、故事情节、蕴含道理及演员状态进行星级评价,让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表达,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的效果。
干超老师将剧本角色和口语交际“商量”进行融合,既让学生练习了与人商量的基本能力,又巧妙地结合了本单元的任务情境,寓教于乐,趣味十足。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集备过程中,老师们深耕细研,对每一个活动的内容安排、重难点把握以及活动的可操作性等都进行了充分的研讨,过程热烈,效果显著。
最后,刘洋教研员对本次集备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视角出发,巧妙地利用好预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起合适的支架,提供好有力的抓手,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单元教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博众家之长以厚己”。临沂九小全体语文老师也将继续研读新课标,力争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服务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新课改,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独行快,众行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一直在路上!
转自:“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