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引领】聚焦新课标,探索新实践——河东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 讲 用”研讨会
2022/12/21 9:02:07 阅读:260 发布者:
为有效落实科学新课标精神,促进教师更准确、更快速、更全面地熟悉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并将其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科学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11月3日上午,在河东区小学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张如星的组织下举行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 讲 用”研讨会活动。全区各小学科学教研员、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及新入职的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
本次活动包括五个环节:新课标解读;课例观看;课例点评;线上教学经验分享;工作部署。
1
一、新课标解读
来自临沂九小的科学教研员张凤洁老师从修订背景、主要特点、主要变化和学习建议四个方面,为我们做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张老师对比2017版科学课程标准,重点解读了新课标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变化。她在解读中指出新课标主要具有七个特点:一至九年级整体设计、素养导向、注重综合、加强实践、体现进阶设计、增加学业质量以及推进教学改革。针对新课标的特点,她建议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动手动脑,继续推进探究式教学;学思结合,关注科学思维的培养;知行合一,加强技术与工程的教学;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她还建议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仔细阅读课标文本,积极参加课程标准的培训,学好领会弄通,让新课标、新理念引领自己教学实践。
2
二、课例观看
新课标、新精神重在教学实践。本次活动安排了两节“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来自临沂九小的史晴晴老师和北京路小学的邵蕾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水蒸发》和《鞋底花纹的启示》两节课例。
史晴晴老师的《水蒸发》一课通过设疑激趣引出课题水蒸发,在实验环节,注重实验器材的创新,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大胆猜想设计方案,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教师点拨,解疑释惑。整节课,以探究实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学思结合,合作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引领下的素养导向的教学。
邵蕾老师的《鞋底花纹的启示》一课贯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问题、分析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问题大胆做出假设,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集体交流确定,教师提醒学生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3
三、课例点评
互动交流碰撞智慧火花,课例点评促进专业提升。首先,主持人随机点名三位教师交流听课体会;随后,特别邀请我区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希俊副校长和成员周茂吉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精彩点评。针对两节课的优缺点,评课教师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讲课教师虚心听取、接受建议,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梳理经验,归纳提升,对标新课程标准,共同提高课堂质量。
4
四、经验分享
疫情当下守初心,线上教学绽精彩。来自临沂九小的贾萍老师为我们做了《科学战“疫”,助力素养提升》的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她指出,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要计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教学行动;要未雨而绸缪,做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要认真扎实有效的上好每一节线上教学常规课;还要优化作业设计,做到作业布置实用而有趣。
5
五、工作部署
活动最后,区小学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张如星首先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充分的肯定,接着从课程标准、成长规划、在线教学以及近期工作四个层面进行部署安排。
张主任建议老师们“三读透”——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用书;“三落地”——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生身上。她指出新课标中有很多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性建议与要求,希望各位科学老师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要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等综合性教学形式,要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
张主任说今后新课标“学 讲 用”活动还将继续进行,希望老师们能够积极参加培训活动,紧跟新课标改革的步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讲用”研讨学习活动,科学教师们对新的课程标准在方向和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老师们会继续深入学习,躬身实践,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做到“学讲用”相结合,实现育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转自:“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