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 · 团队教研丨教有所获 研有所得

2022/12/20 17:02:11  阅读:146 发布者:

教有所获 研有所得

——记心理组校本课题研究报道

1019日,心理组教师们结合校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活动体验式心理教学设计的研究”第二阶段: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开展了本学期第一轮教学研究活动课,潘智群副校长全程参与,并对心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发展。

教研中,杨光老师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了《巧妙应对嘲笑》教学活动。课堂上通过“收集嘲笑”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不仅宣泄了不良情绪,还分享了自己应对嘲笑的有效方法。最后杨老师分享了四种积极应对嘲笑方式,并通过“情境训练”,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积极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孟凡琦老师《注意力的奥秘》一课,通过“抓手指”游戏,调动学生们积极性的同时,自然引入“注意力”主题。接着运用生动的生活实例,以及丰富有趣的注意力训练活动,带领二年级小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了注意力的四个品质——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转移、注意力的广度以及注意力的分配。

王昕彤老师在一年级《会听让我更优秀》一课中,通过活动体验,带领学生们了解注意听的重要性,总结注意听的秘诀:要认真听,带着问题听以及听完整。并通过大量的游戏活动进行了强化训练。

针对课堂教学活动,潘校长指出:在此次的教研课中,可以看出三位老师备课充分,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体现了心理学课的专业性;活动设计较好,有层次感,能够做到让学生们有体验,有感悟,有收获;教师课堂教学节奏把握到位,教师的教学评价及时、到位、更有提升。

一节优秀的课堂要做到张弛有度、统筹兼顾,心理课堂还有需要教师们亟待改进的地方。潘校长也指出:首先,课堂需要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尤其是心理教师,更要做到把握整体的同时兼顾到学生个体;其次,面对低年级学生,活动设计还可以再适当增加趣味性,既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又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度;再次,要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认知改变;最后,对于效果较好的心理主题,心理学科组应当继续深度剖析,形成课题体系。心理课旨在帮助学生们打开心扉,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韧性,成为一个自我悦纳且身心强大的人。

学生们在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长,是心理组教师们努力的动力。通过本次教学研究活动,推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活动体验式心理教学设计”的研究进程,学生们通过心理成长探究,享受成功的乐趣,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老师们也在潘校长指导下收获满满,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积极探索,打造一实验高效高质的心理课堂。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