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聚焦|数学测量单元主题活动《眼之所向,心之所量》

2022/12/20 16:15:38  阅读:243 发布者:

眼之所向 心之所量

二年级数学测量单元主题活动

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被重点提出。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初步形成量感,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我校数学团队教研活动的引领下,二年级数学组老师反复教研、商讨计划,组织孩子们进行了《眼之所向,心之所量》数学主题单元活动,让数学文化走近孩子们的身边,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打造趣味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真正进入到测量领域内容的学习,实现对长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的过渡。二年级数学组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01  测量始于量(liánɡ)

-设计测量活动

学生选择合适的实物对教室的长度进行测量。

任芯然老师承担了海淀区世纪杯比赛的任务,执教《认识厘米》一课。在这一节课中老师不断地思考,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与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感受尺子创作的历程。

02  溯本求源-渗透数学文化

我们现在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历经千年才产生的。从大禹治水开始,就用身体上的长度来测量土地的长度,然而人和人有高矮胖瘦之分,因此这些“尺子”的长度是不同的。经历了几千年之后,在一次国际大会上才统一了“米”这个长度单位,制作出了国际米原器。因此在课上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长度米”的来之不易,感受人类智慧的力量。

03  生活中的估量-身体上的尺子

生活中我们不能随时随地的携带尺子,如果我们需要测量长度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效仿古人,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度量。身体上都携带着哪些“尺子”呢?

于杨老师执教的《寻找身体上的奥秘》这一课,带领学生从美学角度发现身体上的秘密,让学生认识身体上的“尺子”。

04  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

“我用一庹来量黑板”;“我用身体上食指的宽度来估计课本的厚度大约有多少”;“我们用一步长去量量操场的长边吧”老师带领学生们走到校园中,测量校园中的长度。

学生们在参与测量主题系列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与技能,还收获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二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也将活动的成果与收获,分享给了人大附中教育集团的老师们。

此次测量主题实践活动《眼之所向,心之所量》,使孩子们在实践中思考测量的意义,在思考中选择学习的方法,在操作中体悟数学的魅力,在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发展量感,真正感受生活处处皆学问。孩子们走进生活,通过有趣的测量,感受测量的意义,享受数学的乐趣。

转自:“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