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秋菊有佳色,邀您来赏芳——岳麓区实验小学《四君子—菊》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2/12/20 15:54:32  阅读:224 发布者: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印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岳麓区实验小学在心本教育的引领下,构建学习任务群,打破学科壁垒,开发多学科的统整课程,以课程整体意识进行课程设计与整合,架起一架架桥梁,发挥课程教材的“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菊,清雅淡泊,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不仅仅是“此花开尽更无花”的特殊花期,更是因为“菊残犹有傲霜枝”的高尚情操和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而倍受世人青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四君子—菊》课程吧。

基本部分

课程名称:《四君子—菊》课程

授课年级:三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5课时

课程类型:学习与创新技能类

设计成员:黄前伟、罗彤、狄蜜、杨瑾玉、周君怡 、沈潘婷

课程简介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学校育人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花中四君子”为课程载体,拉长纵向进阶学段线、逐步扩大学习空间轴,串联语文、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育人功能,构建并逐步完善了兼顾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体系特点的“四君子”课程体系,全面培养身上有汗、眼中有光、肩上有责、心中有梦的时代好少年。

课程目标

“四君子”统整课程遵循的基本理念是:立足传统,学科本位,知行合一。立足传统文化,涵养学科本位知识,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以学生为本位,是现代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原点。基于学生立场,明晰课程育人目标:学花中四君子,做时代好少年。

课程内容

课程依序而行,以春兰、夏竹、秋菊、冬梅为序,分别在二至五年级中开展“四君子”课程活动,对应时令,在最美时节感受最美之花。通过四个子课程的学习、实践,全面了解花中“四君子”的自然之姿、诗词之美、品格之尚,感受花中君子品格之时,锤炼自身意志、养成谦谦君子之态。

课程实施

语文——品菊之诗,悟菊之情

“菊课程”语文教案设计从花中“四君子”切入就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在古代文人的引领下一步步深究菊的品质。孩子们跟随着我们的《菊》课程一起走进秋,走进菊花那清雅素洁的花韵。菊之古诗,跟随文人墨客的笔迹赏菊、品菊;菊之古文,我们将那菊香四溢的文字记在心间反复吟诵;菊之品性,不畏严寒的精神和高风亮节的品格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坚韧的种子;菊之书韵,孩子们用自己最美的字迹在纸上郑重地书写《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菊花的姿态之美,漫游菊花诗词之韵,书写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学生对于菊的学习经历了从菊的自然属性到菊的外形再到精神内涵的深度了解,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学生和老师都沉浸其中。

学科融合的课程使得学生兴趣十足,语文知识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课堂上衔接恰到好处,使本次课堂营造出一种此时无“菊”胜有“菊”的氛围。让同学们在教室学习也有颇深的切实感受,对菊的喜爱也自然而然地有感而发,对其精神的领悟也融入了心底。

本次菊课程语文课的实施也给兼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在其后的班级管理带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班风的建设中都可借用本次课程中的“菊”精神加以教育,让孩子们慢慢感悟君子之气,做人行事之理。

美术——水彩书签,菊之有形

美术学科,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还能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上要以发展学生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合作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在菊课程实施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水彩画菊之书签,学生乐在其中。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秋菊,感受不同种类菊花的特征,细小的叶片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生长方式,学生兴趣浓厚,配合度高,创作热情高涨,作品精彩生动,呈现效果也是很不错,教师通过先观察后示范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水彩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饱满的热情是本堂课的催化剂,在学中画,在画中学,手工和绘画相结合,孩子们的作品精彩纷呈,构图完整、颜色丰富有层次,外加自己配上的诗句,别有一番风味。

科学——我与菊花共成长

“菊课程”科学课,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观察、认识菊花,由此得出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课堂中,通过视频引出菊花的一生:种子、生根、发芽、长茎、开花、结果、枯萎。课堂上教师设疑:菊花的价值有哪些?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得出菊花素有“花中四君子”的美称,古人称赞它“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还有“延寿客”之称,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本课程设置实践作业,建议学生课后进行菊花种植,更加直观的感受菊花的一生,感受菊花的高雅纯洁,正直不屈的精神。

我们在学校的种植基地播撒菊花的种子,利于课余时间来浇水、除草。

你瞧,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我们的菊花长得可美丽了!

随着菊花的慢慢发芽、生长、开花,我们也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它的成长,见证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了菊花的生长周期和生活环境。同时,通过移栽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了植物在大自然生长的过程。本课的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植物的移栽,培养学生耐心呵护植物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动手的劳动意识。

音乐——菊韵悠悠,乐随“心”动

桂香沁脾,秋菊烂漫。时值金秋,三年级迎来了心本课程“四君子—菊”的学习。音乐学科以古诗新唱——《赠刘景文》为主要学习任务,从品诗意、赏诗景、诵诗词、唱诗韵、舞诗律五维度感受菊之形象、菊之气节、菊之音律、菊之身韵。

由于语文学科前期的学习铺垫,孩子们在品诗意、赏诗景、诵诗词三个方面的学习较为熟悉,对于“四君子”——菊的气节品质印象深刻,但对于古诗的诵读技巧、咬字发声、情绪情感还需要更细致的处理。

通过唱诗韵和舞诗律维度的学习,孩子们对于古诗新唱的学习形式兴趣浓厚,用婉转、动听的声音来表现诗句中菊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气节,用轻盈、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菊花不畏风霜、傲然挺立的形象,在深刻理解“四君子”之菊的气节、品质之时,同时用音乐、舞蹈等形式参与学习并呈现,学习体验度更高。

综合实践——待到花开日,再来品菊花

 菊花盛开之际,期待一个向阳日,小组合作,在老师的带领下,折菊花,晒菊花,用亲手种植的菊花制作菊花茶、菊花饼……让菊花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校园里。

课程反馈

“菊课程”的开展,将观菊、识菊、赏菊、品菊、写菊、颂菊等实践活动融为一体。通过教师访谈与学生调查问卷两种方式,探究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反映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充满学习的期待;菊花的不畏严寒等精神品质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课程对班风的建设具有良好作用。教师们同时也建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趣味性可更强。学生们反映对课程有很高的满意度,期待更多学科加入课程学习中,更期待其它“花君子”的学习。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课题,它是在不断地被追问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四君子》课程现在正通过研发、实践、反馈、迭代,在不断优化,向前发展,直到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转自:“岳麓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