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聚合力,凝心促成长——岳麓区实验小学东校区中语组十一月教研活动
2022/12/20 15:51:58 阅读:138 发布者:
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岳麓区实验小学东校区中语组开展了一场主题研修活动。
主题研修活动告示单
活动前夕,中语组召开研讨会议,老师们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资料,确定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童话学习为主题,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讨论三上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并由戴嘉老师完成本次主题研修活动告示单。
教材、课标分析
姜笑老师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教材分析和课标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我们要深刻理解课标对学生学段学习水平的要求,努力建构学生的学习经历,落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例展示
有了对课标的解读,对文本的钻研,中语组确定了童话单元的学习任务情境:如何成为一名童话推荐官?在大单元教学的模式下,肖利老师作为执教者,选择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以“借助路线图,讲清故事”、“读好对话,讲好故事”、“体会友情,讲活故事”这三个学习任务来指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童话推荐官”。
研讨过程、设计调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课例展示后,教研组再次集中到一起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肖利老师同大家一起回顾了她的五轮磨课过程:第一次教学设计脱离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主题;第二次将大单元教学的任务情境设定为“如何当一名童话推荐官”,将如何讲好对话作为教学重点;第三次将结合故事的主题来体会主角的友情,代入角色讲故事列为本堂课的第二个目标;第四次磨课决定加入“讲故事评价表”让学生试着根据前面学到的方法来做评价;第五次磨课优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推荐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本书童话故事书。在场的老师,听完之后,都为肖利老师研课的精神所感动。
三个场域评课
中语组的其他老师在听完肖利老师的课后根据情感场、思维场、交往场三个场域进行评课。
情感场:本堂课重点抓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好对话,学生通过提示语“拼命”“哭起来”“悲哀”“声音几乎小得听不见”“高兴得流下了眼泪”感受红头从害怕、绝望、高兴的心情变化,抓住提示语“急忙”“大声喊”“笑眯眯”等提示语,感受青头的镇静和机智,并且通过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将这种心情体现出来。
交往场:课堂中,肖老师非常注意小组合作,学习8-12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红头青头的对话。学习13-16自然段,分角色读好青头和红头的对话,加上动作和神态。最后小组合作,讲讲红头的旅行路线,推选一名讲得最好的童话推荐官。学生通过合作,把握课文中的情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思维场:本堂课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分别通过“根据路线图,讲清故事”“读好对话,讲好故事”“感受情感,讲活故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是利用路线图简单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接着抓住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好对话,同学们朗读情感充沛。最后老师让学生感受红头青头之间深厚的友谊,带着情感将故事讲好讲生动。
主评人评课
李兰、李园香老师作为主评人对本堂课进行点评。李兰老师表示,肖利老师的三个活动从“根据路线图讲清故事”“读好对话讲好故事”“感受情感,讲活故事”梯度划分清楚,层层递进,情感体验也层层加深。特别是最后学生带着自己的这份体会上台展示,小组汇报讲故事的环节,整个过程都是孩子们的主场,区别传统的教师引领式教学,学生的成长比较明显。
李园香老师表示,肖利老师的这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借助路线,讲清故事;活动二:读好对话,讲好故事;活动三:体会友情,讲活故事。三个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
主题研修活动反馈单、总结表
综合中语组老师对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想法和建议,李兰老师带领大家完成了本次主题研修活动反馈单。最后,姜笑老师对本次主题研修活动进行总结,带着组内老师完成本次主题研修活动总结表。
每一场教研活动都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次心灵的旅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老师们会在一次次的教研组活动中收获成长。
转自:“岳麓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