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以研促思,以思促行——岳麓区实验小学东校区低数组十月教研活动

2022/12/20 15:51:21  阅读:217 发布者: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另一种教学形式。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岳麓区实验小学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心本课堂“3+N”式一月一品研修范式,东校区低数组在这一主题研修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全面又深刻的研修活动。

01

主题研修活动告示单

活动开展前,低数组的老师们翻阅教参、查询文献资料和研读课标,发现时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认识时间对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的价值,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内容要求中指出,学生要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于是,组内商讨决定以《认识时间》为本次的研修主题。

02

学情分析

主题确定后,卜雪琴老师和陈满老师对学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认识,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区分出来;对于认读时间,整时的认读基本上没问题,几时几分认读有困难;两种记录时间的方法(文字表示法和电子计时法),电子计时法错误率较高,从前测的数据分析,本节课重难点应为几时几分的认读和电子计时法的表示。

03

课标、教材分析

基于学情的调查分析,蔡文霞老师对课标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研读。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时间单位的理解是较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和颜色,看不见摸不着,让学生掌握抽象时间概念难度很大,本单元注重从现实情境引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汇总,再解决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04

课例展示

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王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从一个魔法盒的趣味导入,到帮助黑猫警长抓住偷吃的小老鼠,最后到具有挑战性的闯关练习,把时间的认识引用到具体情境中,不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对时间概念掌握的难度,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05

探讨过程、设计调整

每一次精彩展示的背后,都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课例展示后,低数组的老师又汇聚一堂,由郑静欢老师带领着大家回顾整个探讨过程,由第一次的环节不紧凑,情境导入可增强趣味性,到第二次几分的认识重难点不够突出,到第三次的几时几分认读重难点待突破,到第四次的流程清晰和重难点突破,让大家收获颇丰。

06

三个场域评课

课例展示后,主评人张红艳老师以及低数组的其他老师分别从三个场域交往场、思维场、情感场进行了评课。

交往场: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师生配合默契十足,让学生一起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都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也使学生有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倾听和学习他人优点。

思维场:

整节课学生很积极的思考问题,也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是层层递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在认识1大格的时候,先让学生观察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然后一起数一数钟面上共有12大格,继续观察发现1大格里有5小格,进而得知1大格就是5分钟,继续追问2大格呢?3大格呢?……步步紧逼,激发学生大胆思考;认识几时几分时,让学生先观察、讨论,再尝试说一说,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场:

导入的魔法盒子让学生眼前一亮,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引入到今天要学习的认识时间上来;新授认识几时几分,用小老鼠偷油喝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氛围逐渐轻松;认识一分钟有多长,给学生介绍生活中的课外知识,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07

主题研修活动反馈单

课例展示结束后,旷兰老师综合、整理了低数组老师们对这一课例的想法,分别从主体确立、目标制定、活动设计、过程呈现和实施效果五个方面对本次主题研修活动进行了详细且深刻的反馈。

“教有所获,研有所得”。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此次教研,低数组的老师们通过交流研讨、反思,在学与思、教与研中达到了经验的共享,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助力。前路漫漫,低数组的老师们将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

转自:“岳麓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