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教学评”,重构“新课堂”——智慧环境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四)

2022/12/20 14:36:48  阅读:628 发布者:

 深度融合“教--评一致性”的课堂转型,一定有利于课堂的提质增效,有利于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为抓好课堂改革这一教研利器,本学期,二年级语文组认真开展了基于“教--评一致性”的主题研讨活动,磨出了一道又一道夺目的光。

01

修炼“内功”,理论学习

 921日下午,二年级语文组线上集体学习了《教--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及聚焦语文真问题《三位一体:确保教、学、评一致性达成》两篇文章。学习过程中,教师们认真思考、精深钻研。大家围绕“如何实施‘教--评’一致性”这一课题各抒己见,各有所得,理论基础得到了内化。

02

打通“筋脉”,深耕课堂

01.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习题三,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上课教师:阳翥

 评课教师:郑芬

 阳翥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调动旧知,利用一年级下期的《咕咚》知晓椰子树的传播种子的方式,肯定学生搜集资料,细心观察、留意生活等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郑芬老师从教材分析、课后习题、课堂教学、学习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课。她的评测目标指向低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培养他们搜集资料、观察生活,探究自然的好习惯,突出了趣味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0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场景歌》课后习题二,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上课教师:马瑶

 评课教师:林碧玉

     马瑶老师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巧设学习任务,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量词说身边事物,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课内课外相互渗透,激活学生思维,呈现了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林碧玉老师设置学习单和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描绘一幅幅图画中熟练运用量词,强化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接着,林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从“目标清晰有层次”“活动实施有学生”“教学评价有意义”三方面整体评课。

03.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课后习题二,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上课教师:刘一苇

 评课教师:欧阳攀园

 刘一苇老师紧扣教材,借助生活经验和现场感受,充分调动“看、闻、摸、听、尝”五种感受,让学生初步学会说“(  )的(   )”式的短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建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叠词、ABB式的词语、四字词语等不同形式、不同类别来表达,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欧阳攀园老师根据进阶式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了分层检测练习,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随后,欧阳老师围绕目标设置、学情分析、教学活动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成果展开细致的评价。

04.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第一题,比一比,填一填。

 上课教师:李宇彤

 评课教师:刘伊琪

 李宇彤老师立足四组同音字词语,创设了“同音字列车去词语王国玩”的故事情境,李老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义、组词比较、创编口诀、找反义词”等辨析方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辨析同音字。

 刘伊琪老师基于教材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同音字大闯关,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积累,在语境中考察学生对同音字的“会认——会写——会运用”能力。随后,刘老师从“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生为本,注重生成;立足课例,重视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教学评价,并根据评测内容与效果,提出了同音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05.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第二题,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上课教师:李思婷

 评课教师:王中华

 李思婷老师通过让孩子们自读句子,发现共同点,再相继引导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学习方法。并从教学结果逆向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采取举反例,出示错误的句子来判断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提升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测评”的题目设计上,王中华老师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根据测评结果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王中华老师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围绕“细微之处巧思辨”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评课:读句子,谈发现;举反例,练思辨;注意力,巧分配;看结果,做评价。

06.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四单元《黄山奇石》课后习题二,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

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写下来。

 上课教师:闫书溟

 评课教师:欧阳碧玉

 闫书溟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内黄山风景的

材料,抓住事物的特点,仿照习题中的句子说出并写出含“真像”“好像”的比喻句。随后根据练笔前给出的评价标准给出即时评价。闫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本课教学目标,巧设活动,突破了重难点。

 欧阳碧玉老师进一步检测学生比喻句的运用是否熟练,选择生活化的素材,进行分层练习,让学生试着自由创造出既完整又生动形象的比喻句。随后,欧阳老师从“单元分析”“课文习题分析”“课堂教学分析”“题目设计及分析”四个板块整体评价教与学。

07.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第一题,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想得妙,说得多。

 上课教师:沈沉

 评课教师:滕晶晶

 沈沉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外形、颜色和动态等展开想象,并利用图表式支架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

 滕晶晶老师基于共同的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学生在“幼小衔接”这一生活情境中想象与表达,实现字词句学习的最优化。随后,腾老师从“教学目标之整体观照,构建系统”“教学策略之巧设支架,精准训练”,习题设计之联系生活,指向运用”“教学效果之勾连旧知,以评促进”四个板块整体评价教与学。

08.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照例子在括号中加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上课教师:张玲

 评课教师:陈伯乐

 张玲老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感受修饰语,并利用

指导学生观察、总结和运用,从事物的形状、颜色、样子等不同方面去描述,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

 陈伯乐老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创设了帮农民伯伯收庄稼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随后的评课环节,陈老师从“对接课标,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终为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以评促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三个板块整体评价教与学。

03

磨炼“利器”,听课互学

 在深挖课堂教学命脉的同时,本组教师时刻不忘互相学习也是磨炼自我的方式。老师们明亮的眼睛,是对这场活动最好的表达。

 聚焦“教--评一致性”,我们坚持以目标为灵魂可导,让评价先行可为,重构语文课堂。历经这样一场有热度、有难度的主题教研,让我们更愿意持续扎实深入研究与实践,努力将手中教学之剑打磨得熠熠生辉!

转自:“长沙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