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线上讲座学习

2022/12/20 11:02:03  阅读:505 发布者:

为学习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可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这一要求,20221026日下午,新密市实验小学所有语文老师观看了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主办的“走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变革系列论坛暨课例展示活动——小学语文学科论坛”。此次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的李怀源教师带我们一起研修提升。

针对一线教师常面临几个问题:如何设计“素养”型教学目标?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如何设计可见的学习成果?

这些问题的答案既需要学理层面的探讨,更需要实践层面的探索。在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中,很多问题都正在逐步澄清:

李怀源老师指导的三年级案例中,李凡老师基于素养目标,以“阅读策略的报告”为最终成果,围绕“预测”关键能力培养,设计了系列活动——预测“身份证”“自我介绍”“好友推荐”,并设计了表格等工具支架,引导学生在系列任务中主动参与、提炼成果。

五年级案例用“计时阅读大赛 争做校园广播员”大任务串联了单元活动,用“情节地图”等可视化成果,实现学习的可“评测”目标。两个案例呈现了不同类型的“重要观念”和“学习情境”,可帮助我们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说课解读之后,李怀源老师邀请两位老师针对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成果的设计,提出老师们面对的困境:如何取舍多个目标、如何依据目标设计任务,构成学习任务群等,请两位老师结合两节课例进行交流讨论。

最后,李怀源老师又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热点讨论”为主题,从如何体现课标理念、如何对应教材单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三个角度做出细致的梳理与总结,再次清晰地提醒语文教师重识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所在,以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整合学习任务,处理好与教科书的关系。

本次视频讲座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细细铺展,而后又通过剖析真实案例逐步落实理念,深入浅出,让每一位老师都收获满满。实小老师们通过观看视频讲座的方式,完成了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学习。

讲座之后,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反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论述自己的收获。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基于课标,围绕主题,以学生认知发展为基础,对教材和资源进行重构。在单元大主题引领下,确定各语篇教学目标,提炼小观念、小目标,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形成能深远影响学生的性格、品性和行为表现的大观念。

听完讲座后,老师们用不同的形式总结了她们收获到的知识,有认真总结的阅读笔记,还有独具创意的钻石纸……

不同年级段的老师,针对本次教研也进行了组内研讨。

一年级老师们针对如何依据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群,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新课标中对“学习任务群”的解释:“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对以上文字的分析,发现“学习任务群”其实就是在倡导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指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教学形式。

因此,设计学习任务群,要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中心,重点突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整体地提升语文素养。这样既避免了灌输式讲解,有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也能多匀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整本书阅读。

二年级老师们梳理了单元目标的相关问题。

单元目标从哪里来?单元学习目标应与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要求,即学生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做什么的表述,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相一致。分解年级目标,自下而上的分析、梳理、整合和提炼教材内容,依据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梳理。还要根据学情,考虑学生学习状况,生活环境,关注核心目标,考虑常规目标,梳理教材内容,找到能力进阶点,并确定单元目标。

三年级老师们对“如何将读得成果外化出来?”进行了思考,得出:

学习成果也就是学习结果,是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可以实现人的各种行为的能力,是可见的,有标准的。学习成果的设计,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也在学习后获得的能力,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最好是书面的成果,老师能够看得的。

四年级老师们讨论了,如何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制作教学设计。

第一步:分析学情。

第二步:研读单元各语篇:1.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2.语篇传递的意义是什么。3.语篇具有怎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三步:搭建单元主题内容框架。

第四步:设定单元和课时目标。

第五步:设计课时教学活动。

五年级老师们则探讨了核心目标和常规目标,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常规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达成的,如:字词要随文教学等。最终都应该指向核心目标。设计大任务,是为了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设计微任务,是让每个课时学程都有关键能力训练点。这样,有的放矢,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效!应该做到二者的整合。

六年级老师们则共研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得出:

(1)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就是确定要教什么。把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单元内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分析。

(2) 分析学生情况,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起点的能力与学习特点等。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析应该有“前测”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

(3)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等。教学目标应该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在的落实,设计意图中应该逐步阐释活动是如何通过组织与实施在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4)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设计的活动。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注意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5)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堂教学形成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的设计。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研究相长,二者如影随形,不可分割。

教学过程,要落实“常规目标”,为落实“核心目标”贡献能力。语文实践的排列没有固定模板与序列,单元整体教学要体现学业质量,呈现学习成果。

新密市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将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推进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不断更新育人理念、改革育人方式,把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长远目标融入到基于单元主题探究的单元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逻辑清晰、情景丰富的育人蓝图,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立德、立志、立行。以研促教,我们一直在行动!

转自:“新密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