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第161期】巧设问题链 助推思维力

2022/12/19 16:53:36  阅读:260 发布者:

"巧设问题链 助推思维力"

靖边县东坑中学   张惠

”问题链”是针对某一教学目标或中心主题,根据基本学情,设计的一组连续的、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效问题.运用“问题链”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很容易通过对概念的理解解决前两个问题,但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可能会因忽视a的条件而出现错误。学生表面上掌握了相关知识点而在实际动手解决问题时,常常会因为细节掌握不全面而出现错误。同时问题链的问题设计要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建构知识脉络。运用“问题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思考,教师在“问题链”中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陷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稍不留意就会坠入“陷阱”,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链”,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地探讨了函数与x轴交点个数的问题,在给学生复习了几种判断交点个数的方法的同时,使其稍加思考就能分析出做题方法,并且能使其明白针对不同的题型选取何种方法更加快捷、方便.该“问题链”中的问题一气呵成,十分连贯且启发性较强,能够充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讲解效率,使学生充分掌握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个数问题的相关知识,举一反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问: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一个部分,利用它的顶点式,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所有解,那么,我们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呢?

提示:已知完全平方公式,我们能

不能从这个角度切入?

答::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转为1,常数移到等号右边。最后两边同时加上1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让方程达到左边为完全平方式,右边为常数。就可以

用完全平方公式进入解法。

问:如果以“配方法”继续进入推导?能不能再切入其他角度?

教学中,“提问”环节,具有多角度性,提问的切入点不同,则同一个问题问法也不同,每一个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保持有一定的好奇心,而新鲜的知识则更能让产生了好奇心的学生,更加投入到对问题的学习,而好的“问题链”需要做到的是,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将这一点从开始有效的保持到最后,要做到这一点,找准提问角度是很重要的。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苏格拉底通过不断的教学实验,探索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即“苏格拉底方法”,该方法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所以也称为“问答法”.即在向学生教授某个概念时,不是将此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采取不断提出问题的方法,若该学生回答错误,并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其他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步得出正确结论,完成概念的教授.这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它也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形式.“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以及课堂的有效性.而单一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与扩散是有限的,因此将几个具体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串联起来,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了抓手,能够沿着一个个问题去探究,让他们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去解决.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将习题“化繁为简”,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久而久之,学生如能将问题化成“问题链”去解决的话,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力”.

坊员简介:

张惠 20206月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同年9月就职于靖边县东坑镇中学。曾获东坑镇中学“模范教师”。

教育理念: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教书。

转自:“沈进初中数学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