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课堂实录
执教者:温州市中通实验学校 朱小雪
合作者:杭州市景苑小学503班学生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两样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物质,它们就在桌上,你们认识吗?第一样是…
生齐答:小苏打
师:(张贴板书:小苏打)第二样是什么?
生:水
生:醋
师:这么快,你观察了吗?
生齐答:白醋
师:是的,是白醋(张贴板书:白醋)。不过,你们还没观察是吧。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快速观察一下小苏打和白醋,描述一下这两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师:好了吗?可以跟大家交流了吧。谁来用简明扼要的科学的方法,尝试着描述一下小苏打?
生:小苏打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一种东西。
师:好的,它是白色粉末状的一种固体颗粒。(张贴板书:白色粉末状固体)描述一下白醋是什么样的?
生: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而且还有气味的物体。
师:是吗?更准确的说,它是一种…
生:无色、透明、有气味的一种液体(张贴板书:无色、透明、有气味的液体)
师:我们四年级的时候有见过小苏打对吧,我们是把它放到水里。我跟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如果我们把小苏打放到水里进行搅拌,会怎么样呢?(教师边演示)溶解在水中了,就是小苏打的颗粒…
生:看不见了
师:看不见了我们就说它是
生:溶解在水里了
师:是吧,把我们四年级学过的给记下来(边板书:小苏打+水)。今天呢,我们要把小苏打放到白醋里,待会我们就仔细观察一下他们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后有什么变化?(板书补充课题:的变化)为了收集更多的信息,整理更多的事实,待会儿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这么做。
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1)在20毫升的白醋中倒入一平勺小苏打,观察并记录变化的现象。
师:会吗?
师:1平勺怎么做?建议大家快速的舀一勺,然后在壁上一划就是1平勺了,会了吧!
师:观察并记录,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
生:可以看它变化的现象。
师: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观察方法!
师:还可以用其他办法吗?
生:可以闻一下它的气味有没有变化。
师:建议大家用上看、听、闻一下还可以摸一下。
师:好,这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逐步出示课件)
(2)再倒入第二平勺,观察并记录变化的现象。
(3)再倒入第三平勺……直至没有观察到新的现象为止。
师:明白了吗?待会儿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建议大家用简单扼要的关键词,把你观察到的更多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进行巡视,并随机提醒学生记录关键词。)
师:已经没有观察到新的现象的小组请停下来,举手示意我已经完成了。现在请每一组静静地思考一下,整理一下在刚才的实验当中,你收集到了哪些现象、事实?每个组都整理一下。
师:整理一下,我们刚才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以后你有什么发现?跟大家来交流一下。如果你能说更多,你就一口气说下来,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跟你一样的发现,待会要点头示意我;如果他说的跟你不一样的,待会儿要做好补充的准备。
师:谁先来说?
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之后,会有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生:然后气泡会往上冒,然后闻一闻气味会变得很刺鼻
生:然后还有那种滋啦滋啦的声音
生:放入第二勺之后,现象差不多,但是感觉瓶壁变得凉了
生:然后放入第三勺之后,就是气泡就没有那么多了
生:然后底部有未溶解的小苏打
师:有一些颗粒,准确的说是颗粒对吧?刚开始的时候第一勺有没有颗粒剩下?
生:没有
师:第一勺它的颗粒是怎样的?怎么说比较准确?
生:溶解了
师:看不见了是这样吗?还是溶解了,哪个词更好一点?
生:溶解
师:我们四年级学过溶解,对吧,那么你看到的现象是这个颗粒第一勺放进去的时候看不见了,是这样吧?那如果我们说事实,哪个是事实?
生:这个颗粒看不见了(板书:颗粒不见)
师:第一勺是看不见了,后来呢?
生:底下有一些沉淀物。
师: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有颗粒沉淀物。(板书:沉淀)这位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气泡刚开始变多很多很多大量的气泡,一勺一勺加进去以后就变少了。
师:最后呢
生:气泡就变没了
师:是这样的现象吗?这个事实有多少小组观察到了?所有的11组都能观察到了。不错,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11)这是大家共同观察到的。刚开始的时候
这位同学说是第一勺倒进去是不见了,后来一勺一勺加进去以后,有出现了沉淀物,有多少小组也观察到这个现象?也有11组,好的。(板书:11)有位同学说
它的气味变得刺鼻了,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后面加了第四勺、第五勺之后发现气味变淡了。
师:气味变淡了,现在有的小组认为变淡,有的认为是更加的淡,看来这个气味是有变化的,但是怎么变化有不同的看法,是吧,那我把这个记下来。反正我们班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更浓的有几组?认为更淡的有多少小组?我记下来,5比2,(板书:5:2)
师:听到有啪啦啪滋滋的声音,有多少小组观察到,举手一下,有11组。杯壁变凉有多少小组?(板书:9组)
师:看来在刚才的观察当中,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很多的现象。刚才有同学一直在强调说这个里面还有个沉淀物是小苏打。你们这个杯子里面混合后,现在还留下了什么?有沉淀物吗?
生:有(板书:留下沉淀物)
师:除了沉淀物还有什么?
生:白醋
师:是液体还是白醋
生齐答:液体
师:看到的是液体,对吧?(板书:液体)
师:你们认为这个液体是白醋的有多少组?
学生举手,教师板书:4组。
师:这个沉淀物是小苏打?不完全是?我们回过头去再整理一下,你来推测一下这个液体还可能是白醋吗?建议你整理一下我们刚才收集到的事实、现象,说说你的想法。有想法的请举手,等一等那些暂时没想法的同学。这个液体还是白醋吗?我们来听听我们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这个液体可能是小苏打加了白醋的液体。
师:你认为不是白醋了。理由呢?你怎么想的。
生:我想是小苏打加了白醋,可能会把白醋的味道变得刺鼻。
师:好像气味有点变化,所以你觉得不是白醋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嗯
师:似乎有道理,请坐。思考!再请同学说说其他的想法。
生:老师我发现,这个小苏打加到这杯白醋以后是变少了的,所以有些小苏打看不见了,所以说我推断,会有小苏打溶解在白醋中,所以我觉得,这些液体是白醋和小苏打的混合物。
师:颗粒不见了!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观察后发现,小苏打和白醋加起来以后,里面是有气泡的,而原本白醋里面是没有气泡的。
师:原本没有气泡,这里有大量的…
生:气泡
师:而且气泡会
生:变少,由多变少
师: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什么?你觉得剩下来的这个液体可能是原来的那个白醋吗?关于这个现象,整理一下事实,谁还有想法?有想法的尽管说。
生:我也觉得这种液体它不是白醋,因为我们观察的一个现象就是在白醋中加了小苏打之后,它的杯壁变凉了。
师:哦,温度发生了变化。
生:杯壁变凉了,产生了化学的反应,所以说我认为它还不是原来的液体。
师:变凉是一种化学反应吗?你可以继续再研究一下。不过,你今天想说他杯壁有变化,所以你是这么认为的。有谁想来说说这个沉淀物,是小苏打吗?有人一直说是小苏打,是吗?根据事实现象来推测。
生:我觉得沉淀物是小苏打。
师:理由?
生:理由是,我们组小苏打可能还没有完全的溶解,所以说我觉得沉淀物可能是小苏打。
师:你联系到前面的溶解,溶解的时候,前面会溶解后面就溶解不了了,是这个意思吗?那么前面的小苏打跟醋反应到醋里去了,剩余的这个还是小苏打,你同意吗?静静思考!他认为还是小苏打。还有没有谁认为不是小苏打的?
生:我觉得留下来的沉淀物已经不是小苏打了,因为它的气味,我觉得小苏打的气味本来是没有味道的,但是放入了白醋里面它的气味发生一些变化了。
师:好的,现在我们整理一下,刚才同学有这么多种观点。现在我问你自己的观点,你认为这个混合后的现在剩余的液体不是白醋的,有多少同学?举手示意。认为它可能还是白醋的多少人?我们班比较一致啊。没关系,这就是我们的想法。沉淀物,认为还是小苏打的多少人?少了啊,认为不是小苏打有多少人?不错,有一半一半。(教师板书数据)
师:经过一番的推测,看来有不同意见,我们得想办法再去找更多的证据。刚才我们只是说来说去,是整理一些我们前面收集到的事实依据来推测的,有没有办法实际检测一下,剩余的液体还是白醋吗?沉淀下来的这个沉淀物还是小苏打吗?这个问题可是有点难,六年级的同学也不一定想的出来。几位同学举手了,好像好多同学还没有多少想法。这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了,有办法了吗?我们听听到底你们准备用什么办法来检测。先给你吧,你们组没发过言。
生:老师,我们的方法是先把这一杯液体和沉淀物分离开来,然后准备一份白醋和一份小苏打,先把沉淀物放进准备好的那份白醋里面,我们用新的白醋给它。我们做实验发现,小苏打加白醋它是会冒出大量的气泡的,如果这个沉淀物加新的白醋它是有冒出大量气泡的话,我认为这些就是小苏打。
师:可以跟原来的实验进行比对,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齐答:可以
师:好聪明啊,怎么样?(学生自发鼓掌)
师:那检验液体你怎么检验?
生:我们把液体给分开,把新准备的小苏打放进液体里面,根据同样的方法,如果它冒出大量气泡,那证明这个液体就是纯的白醋。
师:后面的就简单了是吧,看来我们班同学很不错啊!这种方法有多少小组也想到了?(学生举手)哇,这么多啊,不错!那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呢?
生:可以在手指上沾一点点,然后尝一下(全班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怎么样?
生:危险!
师:哇,这可是实验室里,你说,你来劝劝他!
生:我觉得如果这个白醋加小苏打真的产生了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那你不是
是中毒了啊!
师: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试哦!那两种办法哪一种更好一点?
生齐答:第一种
师:好的,我想了半天,想到的也只是跟你们一样的办法,看来不用我教你了,
需要的材料还需要一份空杯子和小苏打,小苏打桌面上有,就还需要一份白醋对吧。派材料员来取一份新材料,马上开始检验,看看你们的检验方法能不能帮助你们判断。
学生分组检验,教师巡视。
师:你们检测好了吗?检测好的小组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检测的结果。
生:我们检测出来这个液体并不是白醋,因为我们把小苏打加进里面的时候,它并没有冒泡,可见它已经不是白醋了。
师:那么你们认为它已经不是白醋,同意他们检测结果的请举手。哇,好一致啊!
那这个呢检测的结果是?
生:这个沉淀物还是小苏打!
师:你观察了什么说它是小苏打?
生:因为我们往里面加醋的时候,它还是冒出了很多气泡。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检测结果跟他一样的请举手。
师:看来通过检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判断出,这个剩余的液体不是白醋,剩余的沉淀物还是小苏打(板书箭头)。我们通过检测,进一步验证我们的推测。现在回过头去,你再去看一看,原来收集到的这些证据当中,你觉得有哪些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告诉你这个液体它已经不是白醋了,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产生新物质了?(板书:新物质)
生:我觉得,气泡从多变少然后变无,这个证据很重要。因为这个已经冒出了气泡,它已经产生了物质。
师:冒出了气泡就是一种物质,气泡其实它就是一种新物质,是一种气体。这种气体你了解吗?你知道他是什么吗?
生:二氧化碳
师:你知道,你怎么知道的?你猜测的,对吧?
师:是不是二氧化碳,人们真的要做大量的实验,收取到更多的信息来推测是不是二氧化碳。因此,人们就做很多的实验,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教师演示实验)
师:这里面有小苏打,上面有白醋,把它们放在一起,混合在一起会冒出产生大量的气泡。人们就做了这样的实验,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收集到什么信息?
生:我们可以收集到当白醋倒入小苏打里面,它会冒出气泡,然后那个蜡烛就会熄灭。
师:说明这种气体…
生:是二氧化碳
师:是二氧化碳,是吗?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是,这种气体可以…
生:灭火
师:灭火,不支持燃烧。有没谁刚才观察的更加仔细一点,两支蜡烛哪支蜡烛先灭的,底下这个还是上面这个?
师:没看清楚是吧?老师课前也做了这个实验,看这视频。(播放视频)仔细观察哪一只蜡烛先灭?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什么?说明这种气体…
生:比较重
师:比较重,向下,对不对?那么,可见这种气体有两个特点:一个是…
生:重
师:另一个是…
生:灭火
师:那它就是二氧化碳吗?我收集到了这么一些信息(出示各种气体的数据)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在这表格中,被标黄的这4种气体,都可能是小苏打加白醋之后产生的气泡
师:是的,能确定它就是二氧化碳吗?
生:不能!
师:只是这种气体具备二氧化碳的这种特点而已。人类研究二氧化碳的历史可悠久了,从公元前300年前到现在近代,近1500多年的历史,人们才找到了这个二氧化碳,发现二氧化碳人们居然用了15个世纪。课后,老师这里有一份资料,
你可以拿回去每个小组阅读一下《发现他们,居然用了15个世纪》。六年级的教材当中也有资料介绍到这段历史,同学们可以去阅读一下。
师:好,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整理一下,今天我们把小苏打放到白醋里,我们以前把小苏打放到水里。你觉得这两者放在一起,变化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生:因为他们的液体不一样。
师:液体不一样,放在一起的现象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它会…
生:产生气泡
师:这个液体还是原来的白醋吗?
生:不是
师:它会产生新的物质,那小苏打和水呢?有这么剧烈的变化吗?
生:没有
师:那你觉得这个小苏打溶解在水里面,会不会像刚才一样,这个小苏打会变没了?这里面还有没有小苏打?
生:有!
师:小苏打溶解到水里还有小苏打,那我们怎么检测它?
生:用白醋!
师:白醋跟小苏打放在一起会剧烈的冒泡。这样吧,我取其中的一部分试试看。这是小苏打的溶解到水里的这个溶液,我加一点白醋看看,找找看它里面还有没有小苏打。有吗?(教师演示)
生:有
师:哪个现象告诉你还有小苏打在里面?
生:冒出气泡了。
生:当加入白醋后,小苏打的液体他还会冒出很多的白色气泡,说明它水里还是含有小苏打的。
师:我们把小苏打和醋放在一起,我们还留下了这个小苏打和醋的反应过的这个液体,这里面里面还有小苏打吗?
生:有,有
师:还有啊,那我也倒一点试试。这是你们刚才做过实验的,倒一点白醋看看,有像刚才一样冒泡吗?有吗?(教师演示)
生:没有
师:看来小苏打放到水里和小苏打放到白醋里面,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六年级有一单元《物质的变化》,非常有意思,建议同学们到六年级的时候,好好的再去研究一下,把不同的物质放在一起,它们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课后也可以自己再寻找一些资料阅读一下。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