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思路下的阅读专题备考教学策略——2022学年度上学期广州市高三英语第十二周教研活动简报

2022/12/9 9:19:58  阅读:422 发布者:

20221117日下午,2022学年第一学期广州市第四次全市高三教研活动“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专题备考教学策略”如期在线上进行,本次教研由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刘葆婷老师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刘知南老师进行主题分享,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皓曦老师主持。

围绕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英语阅读问题诊断与解决的路径”的主题,刘葆婷老师首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从一位老教师的教研建议引入,指出本次讲座的思路是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平台和基石,以深入思考评价这个主题。

刘老师指出,《课程标准》对考试命题的建议中提到了两个维度的考试评价——学业水平考和高考,而我们面向的主要是高考备考。高考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高考应对考生英语学业水平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区分,试题设计要能体现考生在学习潜能上的差异。英语高考主要面向完成英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生,考查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难度要求以学业质量水平二为主要依据。

接着,刘老师和老师们做了一个Q&A的互动,用下面的表格和图进行匹配,一起探讨每一种考查能力对应的是高考题的哪一种具体题型。

接下来刘老师展示了从problem diagnosis solution practice的具体过程。刘老师指出,高三的每次月考、测试中,学生的作答情况都是一种反馈,反馈出学生哪一种能力有所欠缺,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进行提升,及时找到问题进行诊断以便找到解决办法。刘老师随即以一道题作为案例进行讲解,从学生的疑问中发现学生是在“识别新旧信息的布局及承接关系”方面存在问题。

基于这个问题,刘老师进行了学生访谈,并将学生的问题归因为四个方面:语篇意识薄弱,缺乏对段落功能的判断;碎片化浅层扫读;以单句为理解单位,不考虑句间逻辑;单纯依赖关键词匹配。如何处理这四个造成绝大多数阅读题失误的问题呢?刘老师列举了应对的方法:采用同类语篇,聚焦同类问题,解决同类认知问题。刘老师还通过另一篇中考阅读题为例,讲解了如何指导学生读懂拉波夫叙事方式,并强调需整体把握故事,不能碎片式阅读,提出为了考验语篇阅读信息梳理和读题的耐性与细致,要进行多点信息的综合与甄别的建议。

刘老师引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辅助以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目标的多维化,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并据此建议老师们要增加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as learning 的比例。

刘老师最后讲解了试题分析的作用,展示了如何充分利用试题的分析数据,研究教学备考与命题。刘老师还建议老师们要认真阅读广州市每一次大考的试题分析报告,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教学有用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进行细致的错题归因分析,并设计有针对性的讲评和follow-up练习。

接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刘知南老师做了题为《基于语篇,强调应用——教学评一体化下的阅读备考教学策略》的讲座。刘老师从阅读备考的核心关键入手,提出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备考策略,再通过阅读理解讲评实例来说明在课堂中的运用。

刘老师首先用四张清晰明了的具象图示分别说明什么是阅读理解,展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接着紧扣《课程标准》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二的表格,点明表格每一条对于“语篇”这一关键字眼的高度重复,提出在阅读理解中“语篇”就是其核心和关键。

随后,刘老师点出在常规阅读理解教授的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关注结果,忽略过程。针对此问题,刘老师建议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声思维,监控阅读过程,并提出5个全面理解语篇的阅读策略:1. 从文本类型定位阅读目的;2.与作者互动过程中填补意义空白;3. 整合信息理解叙述逻辑和语篇目的;4. 根据语境处理生词;5.利用文本类型特点提取信息做判断。

刘老师进而引用《课程标准》关于教学评的关系的阐述,强调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并且提出自己的理解版本:What you test should be aligned with what you teach. What you test and what you teach should focus on what students learn. 同时指出阅读课堂也要贴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即形成性评价为主并辅以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此课标理念为指导,刘老师分享了华师附中对于阅读理解三阶段的备考规划,并基于此备考规划,推出了教学评一体化下阅读讲评课的模式。

刘老师将阅读讲评课的5个步骤总结为:1. 借助考试平台统计错题与错误选项;2. 锚定错题重点考察的阅读技能;3. 课堂落实:让课堂成为阅读发生的地方;落实阅读策略指引,阅读过程检测,深度阅读,技能训练,设计可能的迁移练习;4. 课后跟进:配套同语篇类型的follow-up练习;5. 考后拓展:温文拾珠,二次开发,扩大收益。随后,刘老师还提供了实例进行详实说明:

首先,根据考试平台所提供的数据,找出讲评课中需要重点讲解的题目。接着,根据题型对标课程标准水平量表,锚定每个题目考察的能力。

然后,确定讲评课需要技能特训的重点阅读策略。

明确课堂阅读策略重点后,提供问题语篇的思维导图,提醒学生进行首句阅读抓篇章梗概,把握全篇结构,然后运用层层深入的问题链,从whathow展开引导性问题。

接下来,刘老师示范了如何围绕重点考查点展开深度阅读,排除错误选项,分析干扰项错在哪里,正确理解每个选项的内涵。

在分析完重点错题后,刘老师还展示了如何从why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提出深层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进一步了解、识别、判断,对文章背后的社会理念、文化、现象进行思考,以及利用语篇类型的文章给学生设计follow up练习,让学生更好把握语篇类型,清楚同类语篇的写作目的,从而能显性评价学生的对课堂所教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

此外,刘老师还通过一个阅读A篇为例如,说明在讲评之后如何通过反思复盘、语境识词、寻章摘句、迁移应用(文章二次开发)等4种手段扩大阅读收益。

最后,刘老师总结对于教学评一体化下的阅读备考教学,需基于语篇,强调应用,从全局感知出发,通过深度阅读和扩大收益的方法,让高三阅读讲评课的效果最大化。

陈皓曦老师对两位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刘葆婷老师以一位一线老教师的学习思考和教研建议作为今天分享选题的逻辑起点,首先通过q & a 的模拟互动,带领我们重温了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与认知思维水平的要求,然后聚焦到高三阅读备考的关键问题——基于问题诊断的教学评,最后结合自身的扎实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阅读备考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实用的专业指引和示范。刘知南老师则首先阐释了阅读理解的本质及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机制和阅读认知思维模式以及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水平二要求,然后针对阅读理解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五项关键技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享了华附高三备课组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专题备考中的专业思考以及精准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

本次教研活动为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不仅给广大高三英语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方向和灵感,也教给了老师们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做法,扎实助力我市高三英语备考。

转自:“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