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课例研讨——广州市2022学年上学期第12周高一英语教研活动简报
2022/12/9 9:18:56 阅读:219 发布者:
2022年11月17日,广州市高一英语线上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课例研讨”,旨在探讨教—学—评一体化在阅读课教学中的实施途径。本次教研活动由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一、高二备课组成员进行课例分享和教学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由执信中学高一级备课组长伞瑶老师主持。首先,伞老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分享的背景,提出了几个研讨的问题:第一,如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论,进行单元整合设计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第二,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在阅读课中进一步贯穿评价活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第三,我们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评实施效果,指导未来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执信中学高一、高二备课组的老师们分别从理论框架、课例观看和课例点评的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分享。
在第一个环节,邱雯老师介绍了执信中学“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邱老师首先归纳了执信中学高一、高二备课组的暑假研修内容,重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接着,邱老师归纳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步骤,并以人教(2019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为例阐释了具体的做法:备课组先对单元内容和学生学情特点进行了整体分析,确立了单元整合的写作任务“Write about a living legend of sports in your mind”。以任务为导向,备课组通过Reading and Thinking的教学,提炼内容、结构和语言的特征,为学生搭建单元写作任务的支架。学生完成初稿后,引导学生根据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和老师评,在评价中反思并修改习作,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邱雯老师条理清晰的归纳为本次教研的课例分享与探讨搭建了理论基础。
在第二个环节,来自高一备课组的彭如老师分享了人教(2019版)必修二第二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的说课与课堂实录。彭如老师从课时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节课的课例进行了清晰详实的介绍。在彭老师的介绍引导下,老师们观看了彭老师这节阅读课的课堂实录。在彭如老师充满热情的授课和耐心富有亲和力的课堂对话中,学生享受了一场既有思考的深度,又有育人的温度的课堂。
在彭如老师的公开课后,执信中学高一、高二备课组成员进行了评课。在本次教研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两位老师代表不同备课组对彭老师的课进行了多维度的评价。首先,郑欣老师进行了题为“热情澎湃,恰如其分”的评课汇报:在教态上,彭如老师的自然大方,课堂用语鼓舞人心;在教学分析方面,彭老师对语篇进行了多维的分析,对学情有精准的把握;彭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合理,以目标导向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彭老师擅长对课堂的灵活掌控,通过即时反馈即时生成落实课堂评价;从效果效果上看,学生在本节课上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上都得到了发展,体现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郑欣老师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为线索进行了宏观的评课。来自高一备课组的艾歆老师则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对彭老师的授课过程进行了具体的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体现了“教”的方向性;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和邀请学生在一体机划出关键信息,充分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体现了“学”的多样性;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能够利用追问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帮助,体现了“评”的促学性。最后,艾歆老师还代表高一备课组为彭老师这节课提出了建议。艾歆老师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结合具体实例,为一节公开课的评价提供了新的维度。
最后,主持人伞瑶老师点评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呈现了执信中学英语科组老师们细心钻研的精神和乐于研讨分享的氛围。科组评课教研对于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以评促学的机会。老师们对于每一节课的自我反思和集体研讨,对于每一次公开课的评课讨论,正是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老师们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过程,老师们在研讨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力求新的突破。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所有参与分享的老师们为了克服线上教研的困难,使用了全程录屏的方式,精心准备了所有的课件和视频,汇报了执信英语科组研学和观课评课的成果。这些成果凝聚了执信中学作为“国家级双新示范校”英语科组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是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获得了参加教研活动老师们的称赞。
转自:“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