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聚焦当前线上教学关键问题,全面提高线上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共同创建优质高效的线上课堂搭建交流平台。2022年11月22日上午,初中道德与法治市四区线上教学课例观摩、研讨活动第二场成功举办。
本场线上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由赛罕区、玉泉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课例展示,全市4名思政教研员、280余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认真参与,近4小时的观摩研讨活动充分、详实、高效。
深耕课堂 课例展示
赛罕区、玉泉区两位作课教师上承接国情国策,下开启国际视野,呈现两节精彩展示课。
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学 曹帅杰 《共圆中国梦》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王海平 《开放互动的世界》
就课论课 深度教研
曹帅杰、王海平两位教师围绕新课标、线上教学真实学情、校本教研特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内容进行说课。
赛罕区思政教研员朱文霞老师点评
1.课堂必须逐渐由应试教育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转变,青年教师要积极实践、大胆创新。
2.线上课堂要更加注重学生在评论区的思维表现,设置能够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而教师只是“帮手”角色,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和反馈。避免问题抛出后学生思考受局限,最终教师代劳回答。课堂知识的呈现不是高大上的讲授,而是共鸣基础上的升华。
3.两位教师巧妙结合最新时政内容,具有前瞻性,思政课教学要进行新鲜时政的渗透。
4.值得思考的问题:深度学习要“深”到什么程度,才能既让知识不浮于表面,又让学生高度参与,使课堂“热”起来、学生意犹未尽。
玉泉区思政教研员刘亚农老师点评
1.议题式教学设计新颖,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层次性、关联性强。
2.关注学生不等于简单的“热闹”。首先,要注意议题的内在逻辑,如知识逻辑、情感逻辑等。议题要有缜密的逻辑统领,才能发挥实效。
3.教学设计要深入主题,不能浅尝辄止。对案例的挖掘应再深入、全面,挖深挖透。看到案例现象背后的深意和本质。
4.深度学习需要不断试探,在试探中去判断学生的潜力到达什么程度,促进学生自主、全身心投入去理解性学习。
新城区思政教研员丁丽老师点评
1.要从课标出发制定学习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基于学习目标积极尝试议题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立足单元目标和学习主题,抓准议题的内在线索。
2.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进行教学设计、课程组织、课后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3.线上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困惑时间与内容的关系处理问题。线上教学更要有所侧重、精简。选取的素材、案例要典型,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层层递进。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在备课中要做好充分预设。
市教研员韩语老师点评
1.两位老师课堂有设计、学生思维有激活;师生有互动,学生体验有增强;价值有引领,课堂教学有效果。
2.线上教学中,老师们要注意把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节点,充分利用时间,避免教学随意。要将课堂置于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探讨、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核心素养的生成。基于主题的价值引领、情感升华特别需要营造课堂氛围,强化代入感,才能真正打动学生、触动心灵。
3.要整体化教学,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避免碎片化学习;要主题化教学,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避免教学主线模糊;要问题化教学,把真实问题形成问题链,注意逻辑性,让学习从问题开始;要情境化教学,让知识和学生自身产生关联。
业务学习 研讨总结
教研活动最后,韩语老师领学近期有关思政课建设的文件,强调关键问题。
首先,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专业化发展,老师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深度思考、积极教研交流。其次,思政课课堂要创新性改革,教师要树立求变意识、积极创新实践、进行二次创造。最后,教学教研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当下加强网络教研,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堂创新性改革搭建平台,突出解决关键问题。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两场联合教研活动,老师们带着问题听课观摩;教研员们带着思考点评指导,共同铺设了教学资源共享、教研经验互鉴的进阶之路。相信老师们在教学教研道路上会不断精进,我们的队伍向阳前行。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