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动力在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游戏,而且游戏符合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使用游戏来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更契合寓教于乐的理念。接下来我将以我的一节英语课为例,为大家展示如何用“游戏”学英语。
一、理清教学内容,合理确定目标
本节课授课内容为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是第一课时的听说课,单元话题为服装,教学目标有三:通过介绍服装使学生能够梳理一些常用的服装名词和掌握“询问价格和颜色”的句型;通过游戏闯关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练习使用目标句型来达到内化与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领悟量入为出、合理消费的道理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该课时学习内容涉及日常穿着,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线上教学难免缺少学习氛围,学生存在走神或者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的现象,学习积极性也开始进入倦怠期。反观课下,学生们在游戏娱乐中的注意力却格外集中。那么如果把课堂创设成游戏剧情,引入任务模式和换装的场景,岂不是一举两得?既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在一步步闯关的过程中实现沉浸式学习。
在这样的思考中,我布置了预习作业,用来激活课堂上的游戏模式:我先告知学生们下节课要进行游戏闯关,想要赢得游戏、升级装备和服装,必须完成我布置的一个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预习,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主题,自行查阅、汇总服装类和颜色类的单词,进行正确拼读并上传单词录音。
二、注重过程互动,沉浸闯关活动
在导入阶段,我引入了“奇迹暖暖”换装的场景,并告知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关卡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金币,最后可以用这些金币为暖暖购置服装和装备。本节课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开启屏幕共享,使师生更能沉浸于课堂中。首先,孩子们的按时签到为全班先赢得了10个金币,这无疑让学生们积极性大幅提高,都摩拳擦掌地等待第一个学习任务。
(一)听前:熟悉话题,激发兴趣
我通过共享屏幕展示了钉钉作业上两位优秀学生的单词录音后转入了游戏的服装装备画面,然后抽取学生拼读不同的服装单品,检测他们的预习成果。在视频展示服装装备的环节,学生们充满期待,部分学生开始在互动区为心动的单品打call.令我开心的是,被抽到的同学均能正确拼读出不同衣物的英文表达,说明学生们的预习还是很到位的。作为奖励,我在课件上又给学生们的“游戏账户”打入了10个金币,学生们异常开心。
之后,我选取了几组学生进行春日环节关卡的换装活动。此时,他们的账户金币数量为20,通过动画的引导,两位学生合作用“How much is/are...?”句型进行对话,根据喜好和金币数量选择心仪的春季单品,最终将搭配的成果展示出来,不仅练习了目标句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听中:捕捉信息,完成任务
学生们跟随动画中的游戏人物进入夏日情境,学生们需要认真听人物询问服装价格的对话,听后圈出关键词并补全句子。一位同学自主开麦闯关完成,获得15金币,此时金币数量为35,由这位回答正确的同学代表班级换装备。在此环节,所有服装的设计更新颖,价格有所上涨,所以这位同学在购买装备时需要充分考虑手里的金币余额,不一会儿,一身符合夏季清新的短袖、短裙和帆布鞋搭配展示在我们眼前,互动区的同学们不禁赞叹:Wow!She is beautiful!
(三)听后:挖掘信息,总结感悟
这一环节通关的难度又有所提高,我让同学们通过同伴合作来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为游戏的主人公换上崭新的装备,要求学生的对话将表示颜色、大小的形容词带入本课目标句型,如What color is it?How much are the brown trousers?...学生们畅游于秋日模块中,眼前呈现的是琳琅满目的秋季单品:短版夹克、色彩斑斓的毛衣、blingbling 的鸭舌帽...学生们对如此有设计感的服装赞叹不已,迫不及待地要为游戏主人公更新装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只是在主人公夏季白短袖和板鞋的基础上搭配了黑色休闲外套和牛仔裤,所以我趁热打铁展开了以下讨论环节:
互动区的expensive答案表明孩子们在秋季换装环节并没有为了追求时尚而铺张浪费,甚至产生省钱的意识。这一身搭配下来,我们都感受到了理性消费观念下的简约风!
最后是课堂总结,学生每总结出来一个重点,我就为他们增加5个金币。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为游戏的主人公换上了毛茸茸的新年气息的套装。
在这节充满乐趣与知识的课堂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句型,也积累了合理的消费观,如图所示:
三、反思课堂教学,自我总结提升
游戏模式的教学不只是游戏,游戏是我们真实生活的虚拟化表达,我们可以借助游戏机制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到正式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
运用游戏来组织教学对教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体现在备课的“三问”:所选取的游戏是否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教师对游戏元素、规则是否有充分的了解,能否具备游戏模式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师能否对教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对目标有准确的把握,使游戏教学模式不仅仅流于形式?
答案显而易见,在满足“是”的条件下,游戏才能够助力英语课堂。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所提炼出的单元大观念设计一个完整的单元故事情境,将课堂中的每一模块视为游戏关卡,层层递进,学生们在闯关成功后达到对整个故事情境的理解,并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游戏只是教学的一个片段,是我们教学生涯的一次尝试和探索,教师唯有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呈现多样化、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为我们的课堂注入活力。
韩盈,郑州市科创学校(初中部)七年级英语老师,曾在魏书生中学实习,并被评为优秀实习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曾获“最美志愿者”称号。课堂上注重趣味教学和情境的创设,认为在快乐的情绪中,孩子的兴趣和潜能才会发挥出来。与学生关系融洽,亦师亦友,让孩子享受英语、享受快乐。
教育观念: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