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常态化,线上教学也已经是常态,它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机会。网课具有两面性,它带来了诸多与线下教学相比不利因素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资源平台和相对自由的自主时间。接下来,以线上写作作业为例,分享一下东枫杨英语组的做法。
线上英语写作作业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练习效果也不太理想,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
1.整体教学推进比较缓慢,课时紧张,不能很好监控学生的当堂练习,写作教学效果差。
2.学生不够重视,写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催交作业困难,学生甚至会存在全篇下载抄袭范文的现象。
3.教师批改不及时,学生二次修改困难,再次写作反馈效果差。
新课标理念重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作业作为评价中的重要一环,对改善教学效果、促进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作业离不开课上的引领。接下来,以人教版 Go for it!九年级Unit 6和Uni7作业设计为例。
先以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1a-2d的听说课为例。整个听力内容就是用被动语态谈论发明,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用被动语态从“发明者、发明物、发明时间、发明用途”四个方面来介绍某一种发明物,而本单元的话题作文也是“描述发明物”。因此,为了更好地检测与巩固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写作搭建脚手架,本课时的作业设计如下:
A.在晚饭时用中文向父母介绍课上所学到的一种发明,然后自己用英语复述下来并录音。
B.上网查阅你认为最重要或最喜欢的一项发明,下载下来三张
,配上60词以上的英文介绍。
C.将
和修改后配文发到朋友圈,并把朋友圈和点赞数截图上传钉钉。
正是有了这次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契机,借助线上资源,打造了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
一、
家庭--线上作业的学习环境
作业A的目的是复习所学,让学生再次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介绍发明物时会涉及到的四个维度以及听力文本中出现的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但这种方式是新颖的,因为我们给孩子们的家庭营造了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能真正地在生活中使用英语,让学习真正地发生。与此同时,父母也有了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倾听者,也是监督者。在父母的陪伴与鼓励下,孩子们这次作业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都有所提高。网课学习,家长起到很大辅助作用。
二、
网络--线上作业的学习渠道
作业B相当于是单元写作的一种变形。这个单元的写作受限于学生对某个发明物的了解程度不够、缺乏专业词汇的积累,在校内有限时间内完成是比较困难的,但现在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和电子词典的帮助来搜集某项发明的相关信息以及一些专业词汇的表达,在网络的帮助下,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和词汇表达,通过这种网络学习渠道,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和积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更高效的完成本单元的写作练习。
有的同学在完成写作后,会选择使用网络批改软件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打分和修改,批改软件可以评分、直接标注出学生的语法和用词错误,甚至能帮助进行句子润色。查看批改软件的批改过程,也是学生再次学习的过程,因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写作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些都给学生的二次修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反馈效果。网络不仅使孩子们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语言资料,也极大地拓宽了学习的有益渠道。
三、
朋友圈--线上作业的互评空间
作业C中发朋友圈的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也可以让孩子获得同龄人认同、提升内驱力、激发成就感,更可以让线下作文难以实施的“生生互评”变得更加高效。因为孩子们的朋友圈好友不仅有同班同学,还有学校其他班级的孩子,他们也会阅读彼此的内容,并且提出修改意见。除此之外,学生们在把自己的习作发朋友圈之前,也往往会主动发给老师自己写作的电子文档让老师帮忙先评阅,减少纠错的几率。
四、
微信群--线上作业的展示平台
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A 3a Mom Knows Best的作业布置为例。作业布置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以下内容四选一:
A.给母亲创作一首诗歌。
B.给母亲写一封感谢信。
C.分享一件我与母亲之间甜蜜或者后悔的事。
D.叙述一件妈妈最懂我的事。
这样的作业不仅体现育人价值,也缓解了紧张的亲子关系。这项作业让老师们很意外,部分学生不仅作业质量高,竟然还给自己的诗设计了精美的背景,老师们看到的是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情意表达,还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表达。
老师整理后将学生作业发家长微信群中,向家长表达感恩之情,微信群就变成了孩子们作业展示的平台。相比线下写作习作只能在班级展示墙上的展示方式,微信群这一平台能展示的习作数量更多。只要用心,皆可展示,无须在意语法错误。除此之外,学生和家长们也可以更直观、高效地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经验,经过英语组的团结协作,我们积攒了一些有效的路径。看到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盎然,我们深感欣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东枫杨英语组的无障碍备课资源沟通和整理,感谢大家的智慧。
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我们永远在路上。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