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每日闯关(24)》八年级22-23版

2022/12/8 10:57:22  阅读:215 发布者:

《每日闯关(24)》八年级22-23

§5.3凸透镜成像

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 王鹏飞

本节知识要点:凸透镜、物距、像距、成像规律、应用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1.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在这一次实验中(  )

A.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

C.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

D.所成的是虚像

3.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 10cm   

B. 20cm   

C. 30cm   

D. 5cm

4.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 出现手指的影子

C. 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 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5.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 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B. 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 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6.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7.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  )

A.a端变细,b端变粗  

B.a端变粗,b端变细    

C.ab端变粗            

D.ab端变细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三、多项选择题

9.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

D.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

四、作图与解析题

10. ①做出入射光线和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②做出凸透镜所成的物体的像。

五、实验探究题

11. 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A50cm60cm

B60cm70cm

C70cm80cm

(4)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

(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5.3凸透镜成像规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D  6.A  7.A  8.A

三、多项选择题

9.BC

四、作图与解析题

10.

五、实验探究题

11.1)点燃  (2)投影仪  (3B

4)虚  (5B

作者简介

王鹏飞,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物理教师

山东省20182019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

教育格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