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做有意义的事,我们正行动!

2022/11/21 17:21:10  阅读:318 发布者:

112日,在深圳市初中地理教研员、深圳市省级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张静老师的带领下,深圳市省级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十一月工作会议在市教科院如期召开。这也是基地新成员加入后第一次大团聚。

新课标出了,我们该怎么教学?

什么样的地理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知识点都讲了为什么学生还做不对题目?

有问题?别怕!专家分享为你解惑!

追寻地理教学之道

“教育者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关注顶层设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深圳艺术高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鲁艳老师以《素养立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追寻》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解开了基地老师们很多的疑惑。鲁艳老师为我们全面地展示了初中地理教师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坚持素养立意,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做法。在专家的指引之下,基地教师更加坚定了不断探索“新教学”的方向与信念。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目标要以课标为依据,以学情为参考。要做到“心中有标、眼里有人、学着有味、脑中有思”。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讲座结束后,张静老师勉励全体基地成员,要“追寻”地理教学的开放性、跨学科性、实践性,守住课标“底线”,带着思考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在教育中真正把学生当做有“生命”的人!

研究基地工作之路

第二阶段会议由基地秘书杜文正老师主持,基地各项目组组长分别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简要介绍,并针对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部署。通过分享工作亮点,各组互通有无学习提升。

课堂教学组理论实践结合,一方面针对单元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开发单元教学案例;跨学科主题学习组线上教研案例多样,韧性社区项目带领学生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国际舞台;地理实践组不断完善项目设计思路,反复打磨实践方案,并组织学生试点开展;新媒体运营组紧跟基地动态,不断提升推文的可读性和关注度,做好基地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适时开辟新的栏目,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张静老师对各组在前期的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为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期盼。基地的任务要继续落实到位,工作计划要具体到时间点。课题教学组要继续探索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打造具有借鉴意义精品案例;跨学科主题学习组要深挖跨学科学习案例,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热情;地理实践组要推出具体案例,继续完善研磨计划安排;新媒体运营组要厘清定位、找准节奏,担起基地为全市乃至全省一线地理教师服务的责任。

张静老师最后总结时提到,基地全体成员在面对工作时,要明确基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不能浮于表面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工作。各项目组要先行先试,充分凸显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新样态,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地理教师提供最直观、可操作、创新性的精品案例。大家要在工作中寻求自己的价值,找到奋斗付出的意义。让我们做有意义的事,做有价值的人!

收获学习思考之得

课堂教学组 王畅

此次学习让我对新课标引领下的地理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依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并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研究,把握新课标的改革方向,以此调整自身的日常教学活动。学情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课前练习或者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情进行量化分析,做到基于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眼里有学生”,“眼中有生命”。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组 林越

鲁艳老师的讲座犹如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以“教育者应有大格局、大视野”的高站位切入讲座主题,从关注顶层设计到拨开云雾看见素养立意的教学改进方向,核心问题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鲁老师字字珠玑、深入浅出,两个小时的讲座高潮迭起,有幸聆听,收获颇丰!

跨学科小组 许诗

昨天是我第一次参加线下的基地活动,收获非常大。通过鲁艳老师的分享中,我从大格局上感受到了教改要变的必要性。所有的改变最终都要通过课堂来落实,通过鲁艳老师的分享,我想在下个阶段用鲁老师的方法重新准备公开课以及平时的课。通过张静老师的逻辑梳理,我更有条理地理解了本次分享。之后的各小组工作总结分享中,我了解了各小组的进度和之后的工作安排。从中学习了开展科研活动的步骤和方法,也明晰了自己后面的基地工作计划。感谢张静老师安排的基地活动,干活满满,收获颇丰;也感谢基地优秀的小伙伴,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也会越来越优秀,我会加油的!

跨学科小组 梁锦瑜

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是怎么样的?看到学生的亮点,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教育的源源不断的探寻,从鲁艳老师身上都能看到。在讲座中,鲁艳老师引导我们关注顶层设计,高度站位,从教育的大格局、国家发展的大视野去看教育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性。从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素养的生成,让学生形成应对复杂现实情境的能力,基础为先,步步为营,改变过去“教什么考什么”的传统教学思维,从素养角度出发,多角度收集资料,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上有滋有味的地理课。

 

地理实践小组 王艳艳

听了鲁艳老师的讲座,收获颇丰,鲁老师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老师,她的讲座内容丰实,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她提出要做到“心中有标”、“眼中有人”、“学着有味”、“脑中有思”。在课堂教学方面,鲁艳老师强调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秘诀,“地理味”、“生活味”、“故事味”、“新鲜味”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师生共同达成的目标,要试着完成“生问题化”教学。

地理实践小组 叶一凡

鲁艳老师的讲座从教育者的大格局和大视野入手,在素养立意下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方法思路。情境和任务不再是两张皮,情境能为学生作答提供依据和指导,还要关注这些问题任务的解决是有现实意义的。在教学方面,鲁老师举了很多案例,怎么选择合适的情境再梳理逻辑。基地工作会议张静老师用“追寻”和“底线”两个词梳理,也提醒我们开展各类学科活动也要时刻关注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希望在基地的引领下,后续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有更多收获。

转自:“深圳市省级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