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习简报⑤|深圳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二期)第一组学习简报

2022/11/21 13:44:56  阅读:553 发布者:

构建多元教学  践行以美育人

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

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二期)

“基于多方式学习的综合课程”

小组学习简报

2022924日—1011日,深圳市中小学美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二期)60名学员,顺利完成了本期学习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培训。

第一小组大合照

本次培训围绕课程开发的四个类别进行分组,第一组聚焦“基于多方式学习的综合课程”开发课程。本组学员由25名学员组成,可谓群英荟萃、体量庞大。

本组学员可谓才华横溢,有全国教师五项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袁晓明老师,广东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的孙艳丽和高宏楠老师,广东省第五届优秀课例案例一等奖的朱子鼎老师,国培计划美术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龚鼎浩老师,基础教育全国艺术课程小学美术教师用书编委、全国“新课程培训专家”陆海老师,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示范课张钰婉老师,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燕玺宇老师等等,还有国家、省市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课题主持人等,不胜枚举。

 为使学习成效更加突出,本组又分为5个教研小分队,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为”,充分调动了全组学员的参与性、积极性,让每一次的学习、研讨和汇报都得以圆满完成,让每一位学员都在切身的参与中收获满满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看看我们这庞大的小组吧~~

瞧我们深度学习的模样

非常感谢市教科院提供的学习平台,在市教科院三位教研员的组织下,在院领导的关怀鼓励下,在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的深入指导下,让来自深圳各区的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汇聚在一起,让我们对新课标、新课程有了新的领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教研能力。

在第一阶段的“主题学习、理论提升”中,本组学员都带着有追求,爱钻研,会思考的状态,追求美育的意义和价值,钻研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思考研发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的路径。

过程中,学员们全身心投入地汲取着来自最前沿理论的滋养,无论是黄宏武主任的开场讲座还是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们的专题讲座。从理论到路径,从路径到方法,从方法到案例,无不让学员们深切地感受到学者们睿智的风范。就连短暂的休息间隙也不放松,有专家们的解疑答惑,有班委们忙碌的身影,有小伙伴们投入的神情,这些细微的呈现都记录着我们深度学习的时光。

看我们认真研发的态度

在第二阶段的“项目研发”中,受疫情的影响,改在云端的学习也进行丝毫挡不住学员们在线上与专家们进行热烈的讨教,每个学员针对自己课程开发的实情向专家们请教,专家们也极其投入,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和点拨,为学员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疑问:新课标如何去研读、理解、实施?怎样设计美术单元课程?新时代需要怎样的美术变革?核心素养目标背景下如何用好教材等,为学员们拨开迷雾。

精彩汇报的瞬间

第二阶段的“交流汇报”中,学员们以民间小传说、年画、唐服饰、厕所改造、红旗故事、深圳校服、录取通知书、墨趣荷韵、装置艺术、宫灯魅力、校园微电影等为题材,提炼出基于学科本位的大概念和基本问题,活动设计逻辑清晰且各具风格和亮点,得到了点评专家们的肯定。  

第一组学习简报

后记

第三阶段的教育实践已经拉开帷幕。感谢深圳市教科院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黄宏武主任、尹也老师、王荟姝老师的引领和陪伴,感谢李力加教授、王大根教授、陶旭泉教授、房尚昆教授、华年副教授、黄露博士的指导和建议,感谢班委团队的统筹和帮助。正是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团队,我们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观念和行动上的双转变,才能在新学期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有底气去勇于实践。

最后,借用陶旭泉教授的话:“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勇敢之心,步入专业成长的新里程。”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构建多元教学,践行以美育人。

转自:“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