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核心素养引发展,躬身实践出真知---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举行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

2022/10/28 14:27:46  阅读:976 发布者:

2022102122,青岛市初中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总结会暨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学科基地—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步直播,青岛市教科院张玉坤主任、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肖立峰校长、青岛市各区生物教研员和1000多名初中生物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城阳区教研室生物教研员吕慧玲老师主持本次研讨活动。

专家点拨,深度剖析初中生物学探究实践教学

1021日上午,山东省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教研室主任,初中生物教研员张涛主任,进行了《躬身践履、格物致知--浅析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探究实践》的专家报告。张主任从探究实践素养含义的理解、提升的路径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探究实践的理解。尤其是从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品质、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维度全面论证了探究实践活动开展的路径。张主任的报告深入浅出,高屋建瓴,贴近教学实际,对我们加深探究实践教学的理解,正确认识探究实践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帮助。

1021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正高级编审包春莹老师做了题为《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生物学科探究实践教学的实施建议》的专家报告。包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新课标关于探究实践的要求;然后基于调查,用真实的数据阐述了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给出了实验探究教学的宝贵建议;接着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全新视角,通过丰富的案例,进一步论证了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尤其是关于科学本质的教育,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让我们知道,从义务教育阶段就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后,包老师分享了她对跨学科实践的两点看法和部分热点实验的教学提示。包老师的报告围绕核心素养,强调探究实践,为我们的生物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名师课例分享,思维火花碰撞

1022日上午,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的邹传龙老师和青岛启元学校的于淼老师分别进行了《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改进》和《探究发酵的奥秘》实验说课。邹传龙老师从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的角度,通过装置、问题、思路、技术创新,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概念,加强概念间的联系。于淼老师从项目式教学的角度,以菌与城的独家记忆为线索,积极组织开展基于发酵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青岛市崂山区第三中学的王林老师带来了题为《通过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讲座。王林老师以“设计和制作诱捕器,防治农业害虫”为例,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在复杂、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分析与探究,通过制作3D空间诱捕器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王林老师还从校本课程的开发、科技社团的开展等多方面阐述了实施项目化的路径,让我们对如何实施项目式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市南教育研究中心关茜主任首先介绍了首届山东省实验教学能力比赛情况,接着详细总结了2019-2022年的生物学实验考试情况并对日常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策略。最后关主任分享了市南区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通过开展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大赛等,发展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青岛市生物学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1022日下午,青西新区教研中心生物教研员、2022年青岛市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人桑海玲老师,作了《教学成果的形成与申报》的讲座。桑老师首先从教学成果的四个特征为切入点,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教学成果,接下来,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检验-总结提炼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教学成果的形成路径,最后,以丰富的实例,从申报书和成果的撰写两方面分享了教学成果的申报。

城阳区教研室吕慧玲老师分享了一节名师开放课:《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本节课重视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策略,基于体验-引问-探究式教学法,通过一系列宏观和微观的探究实验,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上引导学生学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两天的培训丰富而充实,既有理论指引又有实践落地。感谢青岛市教科院张玉坤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不断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不断成长的平台。相信老师们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躬身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专业发展水平。

转自:青岛初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