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2/10/28 11:13:12  阅读:228 发布者: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相关概念之后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简单单应用乘方解决问题。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探索规律的必备知识。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本节通过上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也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初步经验;所以对本节的学习能迎刃而解。

三、教学目标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得很快。

3.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和大胆猜测、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探索出问题情境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问题情境中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情景导入

1. an中,a叫做     ,n叫做     ,乘方的结果叫做     。

2. 式子an表示的意义是          。

3. -32=     ,(-32=      

4.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 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123问,对“棋盘摆米”有的学生做出猜想,有的学生有疑问,对学习本节课增加了兴趣。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既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活动一:

3 计算:

1102 103 104 105

2)(-102 ,(-103 ,(-104 ,(-105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一是巩固乘方的意义,二是发现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及正数幂和负数幂的特点。

思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对于10n1后面就有n0

设计意图:经经历计算,探究的全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研究问题的初步经验。

活动二:

将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对折,猜想:

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假设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每层楼平均高度为3米,对折20次后有多少层楼高?

3)对折30次后,厚度为多少米?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活动三:

你见过拉面师傅拉面条吗?拉面师傅将一根粗面条拉长、两头捏合,再拉长、捏合,重复这样,就拉成许根细面条了。据报道,在一次比赛中,某拉面师傅用1kg面粉拉出约209 万根面条,你知道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吗?

(三)练习巩固

3.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解决开始的《棋盘摆米》上的问题了吗?

(四)小结评价,收获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总结,提高独立分析和自主总结的能力。

(五)作业设计

基础题:

拓展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复习乘方和幂基础上,通过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引入新课。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的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体会乘方运算时结果变化的幅度,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比较好,学生的交流充分,部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对问题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就参与到了交流中,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不深刻。

转自:沈进初中数学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