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 | 杭州余杭:立足核心素养,共研师生成长

2022/10/28 10:39:18  阅读:245 发布者:

立足核心素养

共研师生成长

——我校举行余杭区小学科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暨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1019日,余杭区小学科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暨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在浙外附属云会小学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姜卫英老师,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任忠华副院长,小学科学教研员卫金荣、胡国伟老师,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李小燕老师莅临指导。活动伊始,教研员胡老师为各位老师做活动引领,新课标新要求,如何通过大单元整体备课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值得每一位科学老师思考。

VLO.

上午场

基于大单元理念进行整体备课,落实核心素养,云会小学郑建老师、丁毅老师分别展示了五年级《计量时间》单元的《用水计量时间》和《我们的水钟》两节研讨课,以此展示我校科学教研组对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第一节课《用水计量时间》,郑老师以学生归纳日晷、燃香等事物能够计时的原理引出有规律运动的物体都可以计时,继而提出水能否计时聚焦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水流速是否均匀的实验并实测得出水流并不是匀速的,继而提出如何改进装置实现水流匀速,突破水位这个难点概念。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的学习为下一课丁毅老师执教的《我们的水钟》做好衔接,学生知道计时原理,下一节课为应用原理设计物化计时工具。

《我们的水钟》这一课在丁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设计方案—制作实施—测试检测—评估改进的微项目式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测试,在实验中逐步完善,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对水钟能作为计时工具的原理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制作水钟的兴趣和理论基础,为课后再次制作改进自己的水钟提供了可能性。

课后两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围绕“大单元主题备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展开说课。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姜卫英老师以“小学科学探究实践课例分析与研究”为主题做专家点评及讲座。姜老师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个维度为各位老师指出如何上好一堂科学课,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科学老师。接着提出如何提高探究实践活动的成效,指出不能只求结果不求过程,不能虽有过程而看不到核心素养,重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观点,让在座的老师们收获颇丰。

VLO.

下午场

 长乐中心小学王亚儿老师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对《计量时间》单元展开教材分析。王老师以课例分享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教研组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探索与发现,为我们平时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宝贵建议。

云会小学科学教研组长张雅君向老师们分享了主题为“凝心聚力,做科学教学路上的追梦人”的汇报,从团队发展,机制完备,引领教改,工作创新,成效显著五个方面展示了云小优秀教研组的风采。

教研员卫老师指出科学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研讨。《用水计量时间》这一课在学生探究实验后对数据进行充分研讨获得结论,而《我们的水钟》则是在实验前进行研讨,充分展现学生的设计想法,再进行实测改进。

教研员胡老师从大概念、大实践、大思维、大环节、小切口等方面对今天的两节研讨课进行点评,点赞勇于尝试有难度的课。

最后任院长总结指出每个科学老师要立足课堂教学,各校科学教研组要组内团结协作,发展自己的教研组文化,推进学科教学与研究,为创建优秀教研组而奋进。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次活动聚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向全区小学科学老师展示了基于新课标,大单元视角下的备课、教学过程。我们将继续立足教材,研读新课标,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探索前进。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