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展风采 指导促提升——青岛市初中物理“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研讨会”磨课活动
2022/10/27 17:33:24 阅读:375 发布者:
2022年10月18日,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物理教研员王㺸老师,李沧区初中物理教研员尉良老师来到青岛六十三中,对即将召开的青岛市初中物理市“十四五”规划课题“运用翻转课堂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研讨会的两节课题展示课先后进行听课磨课指导。青岛第六十三中学仇磊书记,政教处王坤副主任以及物理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一环节,课堂展示
两节课均采用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第一节是青岛六十三中胡建芬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二节《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一课,胡老师从家庭电路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用电器电流电压的科学问题,分组实验分别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其中主要运用了“方法-引领探究模式”“猜想-检验探究模式”“华佗:类比-模仿探究模式”“蚁球效应:蚂蚁-蚁球探究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能动性。第二节是青岛二中院士港刘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一课。刘老师从装修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科学问题,运用了小组实验的方式,在实验结束后运用“角色效应:角色-扮演探究模式”进行小组的成果展示,锻炼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带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此外,本节课也多次运用“华佗:类比-模仿探究模式”,如:电流和水流、电路和马路、电阻和路障等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类比迁移,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思考。
第二环节,评课指导
课后,王㺸老师、尉良老师和63中物理组组长葛雪梅老师先后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地点评。王㺸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两节课都充分利用了“华佗:类比-模仿探究模式”,并且重视从实际问题到科学问题的的转换。基于两节课,王老师建议运用“双重五环节”教学模式,在课前设计翻转五环节,在课上内化五环节,通过课前、课后两个阶段去充分调动学生。王老师特别针对如何运用十四五课题新成果“双阶段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指导,建议胡老师采用“得寸-进尺式双阶段实验模式”“鱼缸-水池式双阶段实验模式”提升学生思维。建议刘老师采用“猜想-检验式双阶段实验模式”“问题-转换式双阶段实验模式”,拓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时空。此外,尉良老师对两节课的细节处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法,并建议将上课内容与课题充分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调节课堂安排,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作为市十四五课题小组组长,葛老师对“双阶段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给出了实用的具体建议。
经过专家的听课点评,两位老师对课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路和感悟,对“双阶段实验系列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相信结合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两位老师一定会给大家呈现出更加精彩的展示课。
青岛第六十三中学
李沧区初中物理学科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2.10.20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