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润心田 教研路上共成长--张店区小学科学教师参加齐鲁科学大讲堂第77期网络教研活动纪实
2022/9/28 11:00:25 阅读:456 发布者:
齐鲁科学大讲堂第77期网络
教研简报
张店区科学教研团队
9月20日,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齐鲁科学大讲堂第77期精彩亮相,张店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齐聚云端,共同观摩课例视频。
本期齐鲁大讲堂共分三个环节:由路丽娜老师和张京通老师进行课例展示;淄博市教学能手孙金凤老师对课例进行点评;卢主任作总结发言。
1
课例展示
1.路丽娜:《做个指南针》
路丽娜老师执教的《做个指南针》一课,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大概念六统领下的分解概念。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环节,课前组织学生做指方向的游戏,引导思考。你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外出游玩时遇到阴雨天,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关于指南针,你了解哪些知识?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再现的方法,使学生知道现在使用指南针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做一个指南针,激起学生想制作指南针的愿望。
探究环节有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认识指南针,通过小组观察,知道指南针的结构、组成,合作练习使用指南针。学生通过观察的方法掌握指南针的结构组成,让部分学生演示一下怎么使用指南针。师生通过点评,掌握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小组合作使用指南针,确定一下教室的方向,学以致用,及时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动二,做一个指南针,首先通过摩擦的方法制作一个磁针,教师演示让学生了解用摩擦的方法制作磁针。并让学生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如何做磁针。学生根据教师给的实验材料,制作出水浮式指南针。交流评价环节,同学们相互展示交流,相互评价,取长补短。拓展提升环节,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指南针的发展史。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比较有创意的指南针,课后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指南针,达到学以致用。
2.张京通:《磁铁的两极》
第二节课例是淄川区罗村镇中心小学张京通老师执教的《磁铁的两极》。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京通老师精心设计利用魔术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拆暗箱的方式引出磁铁有磁力大小的不同,引入课题水道渠成。张老师课堂语言丰富,启发引导非常到位。活动探究时,老师逐步引发学生思考,层层递进,逐步地进行实验的建构,效果很好。学生活动中参与性强,积极、主动,从中感受到了磁铁的特性。低年级的学生兴趣非常高,课堂能够做到活动有序,实属不易。
进阶活动-“磁力小车”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积极踊跃地去探究、探索,活动开展效果非常好。二年级学生在总结能力稍微欠缺一些,张老师利用实验记录单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的记录,把抽象的知识进行图形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达到了帮扶作用,同时也引领学生逐步适应科学实验的程序化,效果很好。在评价环节,张老师采用小组积分制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过最后没有进行终结性评价,有点缺憾。
最后张老师利用“摔成小块的磁铁,每一块还有南北两极吗? ” 将知识拓展到课下,引发学生课下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3.张京通:《磁力的应用》
趣味导入,在齐鲁科学大讲堂第77期中,张京通老师讲授《磁力的应用》,张老师以趣味故事导入,引用《晋书 马隆传》中大将马隆利用磁石阵大败叛军的故事,既复习巩固了之前学习的磁铁的性质相关知识,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继续探究磁铁领域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基础活动中,通过收集资料,课上讨论,同时教师展示司南、罗盘等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记载和使用磁力的历史,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了孩子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探究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示两个问题。一是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利用磁铁磁性的物品?二是用磁铁的哪些性质能证明笑脸贴中有磁铁?利用生活中磁铁应用的例子印证了磁铁具有磁性的性质,引申出磁铁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磁铁实验让孩子们做到知行合一,巩固知识。
拓展活动中,张老师向孩子们展示磁悬浮列车的应用,证明了磁铁磁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同时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悬浮磁铁模型,感受磁悬浮的神奇魅力。交流评价中,谈收获,谈启示,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知识。
2
专家点评
淄博市教学能手:孙金凤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山东省教师队伍建设专家人选,淄博市教学能手孙金凤老师针对路丽娜老师执教的《做个指南针》、张京通老师的《磁铁的两极》和《磁力的应用》三个课例的情况进行了专业的点评与指导,孙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例展示,同时根据每位老师的课例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让我们受益良多。一节理想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完美的情形存在,让我们通过不同课程的观摩与课后教研形成新的见解和主张。
3
卢主任总结发言
活动总结阶段,卢巍主任高度评价了两位教师的课堂,同时指出:1.在科学学习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洞悉其科学教育价值。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字解析理解科学知识的内涵及应用,既能了解汉语言文字的本意及其演变渊源,也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科学养分的兴趣。2.要在科学学习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做个指南针》一课涉及“技术与工程”和“物质科学”两个领域,技术工程课与科学探究课的形式虽有差别,但育人的总目标都是立德树人。作为科学教师既要引导孩子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升华教育的内涵,让孩子有更好的思路、更好的习惯,掌握更多的技能,学会做人、做事。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