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优化三单四环,追寻五味效应——杭州市小河小学“绿荫杯”语文组全员赛课活动侧记

2022/9/27 14:39:27  阅读:686 发布者:

优化三单四环

追寻五味效应

      千年运河之水,流淌经典的歌,古风起兮,吟诵运河的诗词,怀揣教育信念,温暖远航,在九月,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杭州市小河小学开启了为期两周“绿荫杯”全员赛课活动,并借助小河小学独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单四环五味”展开赛课,独特的策略,独特的教学思考,教学设计中用“预习单、研学单、练习单”链接,“学前交流、自主研学、课堂巩固与分享提升”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实施过程中追求情趣味、挑战味、研究味、合作味和分享味。茗品语文气息,碰撞语文智慧,挥洒语文教学激情,散发钟情语文教学的特有的光华,探寻新课标下三单四环五味课堂模式变革的核心秘诀,打造幸福课堂文化。

      三单一脉相承,环环相扣,吴晓琳老师与302班的学生们共同演绎了《请教》一课。吴老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及学习路径,用三单这一载体,有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课前利用预习单,解决课本中请教的问题,并提出自己想请教的问题,为课堂学习请教方法与实践请教做好准备,提高课堂效率。课中,在学生展示请教过程、掌握请教方法之后,吴老师借助研学单,让学生选一选,分清请教的场合,再通过评价表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预习单和研学单的辅助之下,吴老师为学生的学习找点、指路、搭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滕丽芬老师老师与301班的孩子们一起展示了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学生刚结束暑假回到学校,有很多的生活体验,《我的暑假生活》这个话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内容可说,有兴趣进行交流。课前,老师安排学生完成了本课的预习单——回忆暑假生活,说说我的暑假生活。课始,老师先展示了孩子们在暑假生活中的各类活动,接着用书上的两幅情境图来启发学生的回忆思路。让学生明白我们要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来进行交流,并在讲述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这样能让别人更感兴趣。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星级评价、推荐交流、二次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交流中获得提升。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断以积极、宽容的态度,从各个角度肯定学生交流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欣赏同伴的点滴进步,也大大增强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赵蓉老师与204班的孩子一起展示了《拍手歌》。在创设情境导入这个环节赵老师通过展示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句式,“在动物世界里,我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边。在读文,初认生字这个环节,赵老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动物的可爱,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了解拍手歌节奏感强,押韵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整节课气氛活泼,环环相扣,师生合作愉快、轻松。

      徐媛园老师的《冀中地道战》教学思路清晰,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及学习路径,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以“方法”为主线为学生的学习找点、指路、搭台,以学生的疑问梳理内容,分小组研究:地道设计及防御、攻打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研究中掌握方法,学会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504班的孩子们在久远的革命岁月中,落实语文要素,有效地推进速读的策略。

      洪莹老师与601班的孩子们展示了《桥》一课。课伊始,洪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结合单元导读,了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关注情节、环境、人物形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堂课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预习回顾,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预习单中的新词,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词语是根据“洪水、村民、老汉”来进行分类的,体现了少而精的教学;“第二板块”整体感知,明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结合研学单“鱼骨图”,对接《语文课堂作业本》,用四字词语将环境和情节描写梳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并修改完善研学单。借助这张鱼骨图来说说故事主要内容,从而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板块”聚焦老汉,品味言行,解读人物形象,以“为什么作者说老汉像一座山?”切入,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做批注、重点句的感悟、朗读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懂老汉“沉稳如山”、“公正如山”、“父爱如山”的伟大形象,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对接课后习题和课堂作业本中的难题,充分体现扎扎实实教语文的理念,让学生们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黄燕声老师与203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展示了《田家四季歌》,这是一篇儿童诗歌,全篇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了田园四季的风景画,本课黄老师重点介绍了四季的农事活动,让学生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活。教学过程中,黄老师启发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并在课堂上插入有趣的活动,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陈珍珍老师和303班的孩子们展示了《听听,秋的声音》一课。陈老师先检查了孩子们预习的情况,将生字词分类,结合图片,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生字新词。这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二篇略读课文,老师利用孩子们学过的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借助学习提示,通过小组自主合作、交流讨论,一边读一边想象,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紧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感受秋天声音的美妙。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秋的声音,展开想象写一小节诗,让学生也成了一位诗人。整堂课,孩子不仅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美,也感受到了秋天景色的美以及它的活力。

      周卿老师和102班的孩子一起展示了《对韵歌》。课文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师带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以及拍手读,熟读成诵。生字学习,借助图文对照,甲骨文的讲解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组词等方法,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整节课气氛活跃,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楼静琦老师和503班的孩子们展示了《父爱如舟》一课。整堂课用板块式推进,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第一个板块”前置环节,通过检测学生预习效果的预习单进行梳理,基于学情,高效有层次感;“第二板块呈现是寻找父爱这一条线索,楼老师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做批注,找出父亲为我做的几件事,引导学生从细小之事中感受深深的父爱;“第三板块”是感悟心酸,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所以楼老师把这一块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紧抓“深深地体会”“不肯”“珍贵”等词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敬佩之情,扣住单元语文要素,课堂灵动有效。

      李敏老师和101班孩子们共同演绎了一堂有趣的《对韵歌》,给了学生充分的读的时间。在老师的教读,学生的表演读、拍手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音韵节奏。“把字词送回家”这一环节,思辨性的问题,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这一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李老师情景互动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法,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短短两周时间,基于实践,有效的课例研讨,全新视角的评课,让与会者打开了心中的语文心结,以全员赛课为起点,借助三单四环五味这一小河小学独有的幸福课堂载体,在课堂里增效,努力改变课堂结构,充分关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听课者不但置身于语言文字的海洋中,而且对课堂的教学路径更加明晰化,充分保证了学生课堂上练习的时间与练习的有效性,呈现小河小学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化素养,学习情境化,学习任务化推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为幸福课堂的建构指明了方向,让学生学得更有空间,更有效益,提炼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转自:“杭州市小河小学 拱墅教研院附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